Ten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Training Program

歷年學員名冊 歷年講者名冊 傑出班友
研討會 青年學者論壇 回顧文 擷影

眾所周知,偉大的唐王朝不僅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的巔峰之一,也是歐亞各種文明的薈萃之地。尤其是盛、中唐之際,具多民族血統的皇室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來包容中土本有的,與遠自世界盡頭、橫渡七海而來的各種宗教與信仰,而商業文明也曾一度與華夏古老的農耕文明交相輝映。在這樣一種兼包並容的開放氛圍之中,閥閱士族與黎庶百姓、虔誠的宗教士與世俗之眾,士農工商各個階層都有著充分的交流與融合的可能。在市井喧囂聲中,你可以辨別出來自東亞、中亞腹地、西亞中東、南亞次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民眾的語音雜陳,長安居民的味蕾早就習慣了來自五洲的奇異刺激。曾經短暫擁有的開放性思維、寬容的社會風尚、普世性的文化、宗教信仰,在這些精神的內在驅動之下,在以兩京為核心的唐王朝這一烈火噴灼的熔爐之中,各種肉體與精神的碰撞、激蕩就幻化出了壯麗的文化奇景,這也是我們世代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境。

最近半世紀以來,整個世界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就是東亞的高速崛起與全球化以一種無遠弗屆的態勢席卷各個角落,東亞物質生產方式的獨特性越來越吸引世人關注,但與此同時,對東亞精神生產的深入研究則猶有未盡。並且,整個華語佛教學界與西語、東亞語(日、韓、越南語等)研究界之間,不但存有以國境線為標志的物質上的隔膜,更存在思維方式、風格好尚與研究重心上的巨大差異。而學界精英與普羅大眾,學界與教界、政界、商界等之間也存有不小的隔閡。職是之故,能夠建立一個溝通跨國界、洲際、語言、宗教與教育背景,並橫跨不同社會階層、社群的佛教學術共同體,或者說是佛教學研場域,以此來整合學術資源並激發研究的新熱點,就是遠比任何單一研究項目還要重要的系統工程。而這也正是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研修班十年來一直未曾片刻遺忘的初發之心。

十年轉瞬即逝,回顧2008年7月,最為重大的國際事件可能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這就為地球人的未來宇宙征程掃平了一個不小的障礙。我們的首屆研修班,也在那個驕陽似火的夏季,在大唐東都故地扎下了第一座營盤。從最初之時,我們就邀請了世界上最為活躍的幾位佛教學者,為華語學界打開了另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又讓外界的學者與學員能夠走出書本,走進這片他們當中不少人過去只能在紙面上研讀的土地,去觸碰那消逝了一千五百年,卻依然溫熱的文化脈絡遺存。

這個世界上並非總是一馬平川的坦途,我們也曾碰到過巨大的困難,即使再怎麼努力經營,也還是會有失望、挫折與絕望,但即使稍有中斷,我們也還是枕戈待旦,以期重整旗鼓、卷土重來。我們從2008年初始時只是每年邀請6-7位著名佛教學者來密集型授課,到2013年以後逐漸增加專題國際學術研討會、青年學者論壇、國內外學者演講、宗教場所田野調查、寺院生活體驗等內容。這些項目,就像這株我們精心栽培的樹木一圈又一圈的增長年輪。

研修班的密集型課程從來都是我們的核心關注,每期都特邀與會的資深學者雙語授課,這些授課學者包括白安敦(Antonello Palumbo)、寧梵夫 (Max Deeg)、沈丹森(Tansen Sen)、陳金華、船山徹、馬克瑞 (John McRea)、辛島靜志、田海 (Barend ter Haar)、柯嘉豪(John Kieschnick)、柏夷(Steven Bokenkamp)、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高奕睿 (Imre Galambos)、郝清新 (Imre Hamar)、羅柏松(James Robson)、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太史文 (Stephan Teiser)、高田時雄、範德康 (Leonard van Der Kuijp)、高萬桑 (Vincent Goossaert)等。這一星光燦爛的學者群體,每一個短短的名字之後都是一長列的研究履歷清單。雖然每次開課時間都不長,但都是這些學者多年苦心孤詣研究的精粹之選。並且按照研修班的傳統,這些學者更傾向於傳授方法,而非知識灌輸;更重視視野的開拓,而非糾纏於細枝末節。以期能在短時間內,讓學員能夠獲得研究方法論上的提升,與多學科、跨語種、多途徑研究思路的拓展,並實現資料采集能力的大幅提高。

而自2013年以後,伴隨的專題國際研討會也有各自不同的主題,從神聖空間、聖地崇拜、佛教物質文化、佛教商業與社會網絡直到不同宗派的專題等等。這些研討會的成果都已經或即將以高水平雙語論文集的形式,在歐洲與東亞出版,並成為此一領域之中無法繞開的研究基石。這些國際研修班研討會的中英文論文結集,既是對研修班群體舊有研究的知識性檢閱,也是未來全新研究的起跑點。

在每次研修班開課期間,我們還會邀請數位重量級學者來舉辦系列演講,像葛兆光、方廣锠、郝春文等眾多前輩學人就曾在此舞台上向學界新銳釋疑解惑,他們的到來本身,也是對研修班這一形式的寶貴肯定。而為了體現並培養佛教學術的新生力量,並保持學術的可持續性,青年學者論壇應運而生。在此論壇上,年青學員得以將密集課程所學應用到實際的研究之中,並充分獲得前輩學者的耳提面命。此種前輩學人的切切提撕與學員間的積極交流乃至激烈交鋒,就成了思想激蕩並得以成熟之所。而到會程尾聲,研修班還會組織前往佛教聖地、名勝、遺址等進行田野調查,以實地踏勘的形式來獲得第一手的感性知識。不過數年之間,畢業學員口耳相傳,遂使研修班聲譽不脛而走,自2014年始因報名人數暴增,遂分為寒、暑二班。至今共有8期暑期班與3期寒期班,共約近八百學子先後參與其中,而其中一百余位已在國內外各高校與研究機構中獲得正式職位,這不僅極大地促進當代佛教研究的有效賡續,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世界學術界中,東亞,尤其是漢傳佛教研究的版圖。從去年(2017年)開始,我們還在五台山國際研究院和其他地方開辟了學術精英班,希望從更高端的平台來砥礪適應新時代的學術精英。從今年(2018)夏天開始,我們的研修班還將翻山越嶺、飄洋跨海,奔赴歐洲大陸與北美大陸,分別在英國的劍橋大學與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精英班。

十年樹木,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研修班在此十年之間終於得以艱難地扎根,它現在正獲得更多的教界、學界滋養,並茁壯成長成為一株參天大樹。在此過程之中,湛如法師、妙江法師、聖凱法師、孫英剛教授都曾對此項目大力襄助,更離不開的則是與我們合作過的慈濟功德會、五台山國際研究院、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法鼓文理學院、五台山大竹林寺、杭州佛學院等機構,而更多無法在此一一提及的學界朋友與教界善知識,乃至學員們聚沙成塔的努力也都是此一研修班得以持續並日漸成功的關鍵。

東亞佛教研究未來前景所系,同時也是我們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研修班創辦的初衷,就是旨在通過促進國際間的佛教學術從業人員、學術資源的自由流通,以期打破國界、學科與學人群體之間的隔閡,並使古代的佛教文本、圖像材料能夠在現代科技、媒介新發展的關照之下獲得全新的理解。我們要以嶄新的視角與多語種、跨地域的宏觀角度,來重新認識佛教文本的經典化、正統化及其對古代、現當代的共時性與歷時性影響,並著重將圖像、文本與宗教實踐之間的互動關系,放在一個全新的工作平台之上加以審視,去探究帝制時代中國的佛教與政治權力、跨地域商業網絡之間的互動,以及以此來將佛教構建成為一個具普世價值體系的世界性宗教的嘗試。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紀,我們也面臨一個處在蒸蒸日上發展階段之中的東亞世界,對於東亞佛教的研究就不能再襲一身華麗卻朽敗的舊衣裳。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來迎接跨地域的文化與方法論衝擊,並走出書齋,以田野調查來參照文獻材料。我們要堅持學術本位,但同樣要讓非學術界快速地接觸到這些理論界的變遷。我們要高高在上的思想與理論研究,更要腳踏實地與接地氣的實踐與推廣。最為傑出的學術,從來不應以隱遁高蹈而自命不凡,它超出世間,又不離世間。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研修班就為這樣的研究,搭建了一座堅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