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 Technology: Gallery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Buddhism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page.

A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Oxford: Program Full Review Report

Return to the 2019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牛津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全程回顧 孫海科 Via 拔地入雲 WeChat Sep 2, 2019   2019年8月11日至30日,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於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St Anne’s College)圓滿舉辦。菁英班項目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FROGBEAR)研究計劃統籌,依托旭日國際佛學網絡(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支持,自2018年始每年暑期由旭日佛學網絡合作院校(包括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學、漢堡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輪流舉辦。菁英班面向全球募選青年學子,旨在為從事佛學相關研究的青年構建一個不同文化視野與多學科交流的平台,致力於培養從事佛學研究的卓越人才。 牛津菁英班視頻(智譽法師製作) 八方來集,問道牛津 8月11日傍晚,亞洲、歐洲、北美二十八所院校的五十餘名學員(包括十位學問僧尼)自遠方而來,同秉求學問道之心,共聚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本次菁英班正式開幕。學員們即將參與為期三週的融密集授課、學術講座、會議研討、青年論壇、參訪考察為一體的佛學研究菁英培訓班。開幕式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英國劍橋大學Imre Galambos(高奕睿)教授分別致辭,感謝旭日慈善基金會與其創始人楊釗先生的慷慨支持與北京大學湛如教授的精心指導,激勵學員們把握機會,潛心學習,奮勇向前。 (開幕式的詳細報導,參看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佛學菁英培訓班於牛津大學開幕) 名師絡繹,授業解惑 專題授課與學術講座是菁英班學習的核心內容。 8月11日至19日、22日至28日期間,學員們分別聆聽了陳金華教授講授的《從“武周帝國”(655-705)到“安史之亂”(755-763)的百年絢爛與哀婉:佛教與一個新興文明型態的興起與崩解》、Imre Galambos(高奕睿)教授講授的《中古敦煌的寫本與在家功德主》、德國波鴻魯爾大學Carmen Meinert(梅開夢)教授講授的《黑水城漢書所見藏傳密教在西夏帝國的傳播》、英國牛津大學Stefano Zacchetti(左冠明)教授講授的《<大智度論>與印中大乘釋論的形成》、德國萊比錫大學Monica Zin (秦莫逆)教授講授的《藝術中的佛教敘述:從印度到中亞》幾項密集型專題課程;同時聽取了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George Keyworth(紀強)教授主講的《中古中國的陀羅尼石柱與遼代朝陽三塔》、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主講的《佛教史研究中的新材料與新視角》、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Roder ick Whitfield(韋陀)教授主講的《北齊雕刻散論》三場專題講座。 本次授課及講座涉及範圍廣泛,涵蓋歷史、文獻、思想、藝術、金石、研究方法等領域,均是各主講人多年研究經驗的精粹,又足以體現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可謂魚漁兼授、相得益彰。各位學員們在既有專業學習的基礎上,也得以擴展視野,打開學科壁壘向外看,鞏固和深化已知、理解和消化新知、思考和探索未知,三車同驅,暢遊學途。 青年舞台,頭角初露 8月18日至19日,菁英班青年學者論壇圓滿舉辦。論壇旨在為來自四方、雲集於此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個跨國界、跨學科的增進了解、交流互通的平台、展示與分享個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建立學誼與構建學術共同體的平台。本次論壇共收到學員提交的論文15篇,分別就其專攻的領域、關注的話題進行了細緻深入的探討。南京大學童嶺教授、北京大學王珺博士後、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GeorgeKeyworth(紀強)教授受邀擔任評議人。各位發表人不僅得到了評議老師的頗具建設意義的升華性點撥,而且在問答中使其對論文話題點思考更加深入,視野極大擴展。各位聽眾也就其所關注的問題積極發問,消解自己疑問的同時,也觸發發表人對前所未及的問題的注目。發表人、評議人、聽眾,各抒己見,各呈己問,激揚往復,啟發新知,各有獲益,可言匪淺。 (牛津菁英班青年學者論壇的詳細報導,參看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牛津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論壇圓滿舉辦) 閱碑讀銘,以石為媒 8月20日至21日,“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讀”研討會在聖安妮學院召開。本次研討會上,來自東亞、歐洲及北美等地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相聚於此,從宗教學、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諸多角度發表其對不同佛教石刻材料的研讀和理解,深入探討了作為承載佛教經典的重要媒介的石刻材料在東亞的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的雕造、使用和保存情況,以及其在佛教流布和嬗變中所發揮的作用。討論內容涵蓋了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時期以及不同地區的石刻材料,此外,還就佛教研究與石刻材料研究的新方向進行了介紹和交流。本次會議也是佛學菁英班的一個組成部分,學員們全程聆聽了學者們的發表,並積極參與提問和討論環節,與國際上東亞佛教研究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展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 (牛津菁英班的佛教石刻資料國際研討會的相關報導,參看研討|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讀) 觀瞻參訪,體味底蘊 緊張學習之餘,主辦方還組織學員們參訪牛津地區的大學院校、圖書館、博物館、宗教文化古跡,以期通過近距離接觸、實地考察的方式,提高對世界文化與宗教的鑒賞與感悟能力。 8月16日,學員們參訪了成立於1263年的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以人文學科見長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產生了16位英國首相的基督教會學院( Christ Church Continue rea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 – Report

Return to the 2019 Conference on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page.   研討|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讀 李瀾。攝影李程鵬。 Via 拔地入雲 WeChat August 28, 2019   近百年的考古調查和發現證明,中國在六世紀中期就已開始使用石材作為傳承佛教文本的媒介,正如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刻經題記中所說“鏤石班經,傳之不朽”,較之紙質文本的脆弱和容易修改,金石被視為長久保存佛教經典的首選載體。伴隨著佛教在中亞和東亞地區的廣泛傳播,佛教石刻材料逐漸呈現出多樣性趨勢,不再局限於佛教經典的鐫刻,大量與佛教相關的碑刻題記與墓誌也不斷湧現,成為研究當時佛教流布與社會信仰狀況的重要資料。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讀”研討會在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St Anne’s College)舉行。本次會議由旭日全球佛學網絡(www.glorisunglobalnetwork.org)主辦,北京大學佛教經典與藝術研究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拔地入雲”計劃(www.frogbear .org)、龍門石窟研究院協辦。 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東亞、歐洲及北美等地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相聚於牛津大學,從宗教學、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諸多角度發表其對不同佛教石刻材料的研讀和理解。會議分為“石刻造像”、“石刻地域所見佛教”、“佛教墓誌銘”、“佛教石經”、“佛教石刻材料所見禪宗與密宗”、以及“佛教石刻所見的士大夫、皇族婦女、地方網絡與神聖敘述”等六個部會。各部會的討論內容均涵蓋了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時期以及不同地區的石刻材料。   部會1 石刻造像 來自南京大學的童嶺在實地考察了武威天梯山石窟之後,結合相關歷史文獻,提出之前將北涼視為地方小政權的觀點應為一種對“邊緣”即“狹小”的誤讀,北涼一度掌控了河西走廊大部分的地域面積。同時,他認為近年來新發現的造像與《高僧傳》及《法苑珠林》中記載的北涼王“為母造丈六石像”相契合,但是直接將其視為“王太后”(沮渠蒙遜未稱過帝)的女性佛像則是一種過度解讀,這源於對“為……造……”這樣的典型北朝造像記句式的誤解。 近年來,有關王朝正統地位或合法性問題的討論已經成為中古史研究學界的重要話題。來自浙江大學的孫英剛關注到了文獻記載中北齊皇帝進行過模擬燃燈佛授記場面的佛教活動。文宣帝高洋曾布發於地,視高僧法上為佛,讓其踐發,以此塑造自己佛教轉輪王的身份,希望從信仰和政治的雙重維度加強自己統治的神聖性。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志遠從細處著眼,以佛教寫經和造像發願文中頻繁出現的祈願對象“七世父母”為研究對象,追溯其在佛教經典中的思想源流,提出其不僅僅指現世家族的七代祖先,同時還受到印度佛教固有觀念的影響,代表了基於輪迴觀念的七次前生中的親生父母。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孫明利從圖像佈局、表現內容、以及碑刻題記等三方面細緻分析了重慶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宋第十八龕觀無量壽經變,發現該龕造像不論在表現內容、還是表現形式方面都有別於四川唐、五代同類經變:即在弱化西方淨土世界景象的同時,強調九品往生場面,並將供養人代表融入十六觀中;注重圖像與碑刻結合的表現方式,凸顯了宋代佛教的教化功能。   部會2 石刻所見地域佛教 近年來,東亞佛教研究越來越重視材料所在地遺存和歷史背景。 來自北京大學的王珺以田野調查與文獻對比為主要研究方法,對未經學界深入發掘的千像寺等盤山周邊佛教遺址開展田野調查,對比相近時期的佛教遺存,介紹了遺址中所體現的遼代古薊州地區的佛教流布和信仰狀況,以期對這一地區佛教信仰擁有更全面的認知,進而促進對該地區寺院碑刻遺址的發掘和保護。 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的張乃翥和北京大學的張成渝介紹了一件近年來在龍門東山南麓出土的開元十年(722年)王維書丹的陀羅尼經幢,同時介紹了王維在經幢序文中表現出的佛教信仰意識。這件佛教遺物的出土不但為研究龍門地區唐代寺院提供了珍貴的文物依據,更為後人觀摩唐代這一著名歷史人物的書法行跡展示了千載難遇的文化瑰寶。 同樣來自龍門石窟研究院的焦建輝介紹了一批於唐代武則天至玄宗時期集中出現在龍門石窟的“業道像”,依據造像記中的尊名排序及龕內造像的位置關係,指出這批造像帶有強烈的地域性和世俗化傾向,推測其是在皇室佛教信仰的影響下,由略通教義的社會下層雜糅諸佛經內容創制的崇拜對象,顯示了武則天至唐玄宗時期東亞佛教的一個特殊側面。   部會3 佛教墓誌銘 除了石經與碑刻題記之外,佛教徒的墓誌銘也是研究當時佛教及其與世俗政治、經濟互動的重要材料。 來自加拿大溫尼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的白思芳(Stephanie Continue reading

A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Oxford: Young Scholars’ Forum Report

Return to the 2019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牛津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論壇圓滿舉辦(2019年8月18-19日) 李志鴻、李程鵬、孫海科、翟一輪。統稿孫海科,攝影劉益民。 Via 拔地入雲 WeChat August 25, 2019   2019年8月18-19日,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學者論壇於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圓滿舉辦。論壇共收到學員提交的論文15篇,分別就其專攻的領域、關注的話題進行了細緻深入的探討。論壇共分為四場進行,圍繞“佛教與社會”、“文本研究”、“義理研究”幾個議題而展開。南京大學童嶺教授、北京大學王珺博士後、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George KEYWORTH(紀強) 教授受邀分別擔任四場發表的評議人。   第一場:佛教與社會 佛教與政治政權、國家民族、統治治理的關係與互動,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一直以來是研究者重要的關注點。來自臺灣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李志鴻以《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與寫本一切經》為題,探究七至九世紀中國唐代與日本奈良朝的官方,如何贊助與參與寫本一切經的製作,以構築佛教王權。他認為在初唐至武周統治時期,中國官方不僅贊助佛教譯經活動,皇帝也透過撰寫經序加入到佛教經典的製作過程,藉此傳達官方對於佛教的認識與政治論述,塑造讀者眼中的佛教聖王形象,以及強化官方贊助與製作佛教經典的權威性。對於唐代佛教寫經使用者而言,經卷內容也成為深刻影響與塑造讀者認識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重要知識來源之一。此外,其認為在日本奈良朝,日本王權透過東亞的佛教文化與書籍交流,取得當時最新的佛教知識與經卷。自聖武天皇至稱德女帝統治期間,日本王權積極地贊助與製作寫本一切經,並在經卷末書寫願文,藉此傳達理想的佛教聖王形象。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碩士研究生Dhammasami LINKARA(林法和)發表的論文題目是《仰光大金塔:政治和國家身份之塔》,通過“宗教、社會、政治”三個視角,探討仰光大金塔如何成為緬甸國家的象徵。首先,考察了仰光大金塔相關的石刻與歷史紀錄,可以看到緬甸人佛教信仰的內涵,佛教深刻影響下形成的慈悲寬厚精神。佛教成為連結緬甸國家、塑造緬甸民眾與國家身份認同的精神力量。仰光大金塔形體巨大,裝飾華麗。而大塔的傘蓋,成為緬甸官方展示權力的重要媒介。近代,緬甸的國王或王后都會贊助製作新的傘蓋,來展示政治權威。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中,緬甸歷經了英國殖民與現代民主的時代,但仰光大金塔重要性不減,在現代緬甸人們眼中仍舊具有政治與國家身份的象徵意義。 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傅及斯以《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本地抄經活動初探》為題,圍繞10世紀末曹氏歸義軍時期一組同時代抄經人,收集與之有關的配經曆、付紙曆、兌廢稿等一系列寫本材料,在整理、斷代的基礎上,考察當時敦煌本土的抄經制度。她利用多份敦煌寫本,細緻地分析寫卷上的姓名與寺名,藉此推論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的寫經與校經可能如何運作。值得注意的是,她強調吐蕃佔領敦煌時期沿襲唐代寫經模式,加上吐蕃政權對佛教的尊崇,形成了非常嚴格的抄經制度,同時運用於漢文及藏文的佛經抄寫,敦煌寫卷中大量帶有“兌”字的報廢佛經,即源自吐蕃時期嚴苛的佛經抄寫、校對、報廢處理機制。 牛津大學博士研究生Landry NELSON (藍山) 以《唐朝佛教灵验之研究——以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为例》為題,探討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如何看待與進行佛教的靈驗書寫。首先,他分析了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的分類,強調該書所載的舍利靈驗、靈像垂降、瑞經與神僧的記述,與中國的志怪小說書寫相似,兩者都重視靈異的文學敘事。為何道宣如此重視靈異的書寫?他認為道宣可能通過佛教的靈異書寫,證明佛教不僅有效且具有合法性,這將有助於宮廷與一般民眾選擇信仰與宣揚佛教。最後,通過比較《出三藏記集》、《歷代三寶記》、《大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指出道宣的靈異書寫與《歷代三寶記》有相似之處,靈異、祥瑞都是記載的焦點。相較之下,道宣在《大唐內典錄》中沒有太多靈異的書寫,此一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本場發表由蘇黎世大學研究生Samira MÜLLER (蘇寧)擔任主持人,童嶺教授擔任評議人。童教授指出這四篇論文都相當精彩,在選題上可以窺見當下青年學者們的研究新意。四位發表人分別從不同的研究路徑、視角,利用歷史、文獻、寫本、佛教經典等不同的材料,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予以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從中可以看到青年學者研究的無窮潛力與創意。   第二場:文本研究(1) 圍繞文本、人物展開思想和歷史的討論,是佛教研究重要的基礎研究方法。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生HUỲNH Quốc Tuấn黃國俊(釋潤秀)發表的主題是《大智度論的念佛》。他首先探討了“念佛”(Buddhānusmṛti)這一概念在《大智度論》中是如何被闡述的。繼而,對《大般若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等早期大乘經典中的“念佛”概念展開了深入研究,從而指出“念佛”具有從心到聲的廣泛意義。而在《大智度論》中,念佛與念佛三昧的概念是模糊的。《大智度論》對般若持維護立場,任何對念佛及其對象的解釋都需要用般若來闡明,即空性。而“般舟三昧”在《大智度論》中被認為非常重要,以至於可以和般若相提並論。 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李程鹏發表的題目為《吉藏解經立場與判教觀念——以〈三論玄義〉為文本中心》。通過對吉藏的《三論玄義》進行文本分析,闡釋了吉藏的解經立場以及區別於當時流行的判教觀念。首先,他闡述了吉藏的“破邪顯正”立場,認為吉藏通過對外道、毘曇以及成實的批判,確立了自己的“中道實相”觀。又通過對慧觀“五時判教”的批判,來闡明自己“聲聞藏”和“菩薩藏”二分的判教觀念。吉藏的“中道實相”觀與其判教思想呈互證關係。 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屈麗蕊發表的題目為《文字禪的興盛與衰落——從惠洪文字禪到紫柏文字般若》。文字禪是北宋出現的禪學新形態,從汾陽善昭、雪竇重顯到圓悟克勤,以“代別”“頌古”和“評唱”為主要內容。南宋以後,由於在文字解讀上考證繁瑣且主觀隨意,文字禪多遭詬病。文字禪的理論由臨濟黃龍派門下的覺範惠洪系統提出,其著作命名為《石門文字禪》,時人因其為人、作文不避世俗,譏其為“浪子和尚”,其後文字禪僅限於編撰頌古與古德燈錄。直至晚明,紫柏才在理論上對文字禪進行重新詮釋,並吸納文字般若理論,強調文字語言的重要性,可看作北宋文字禪的延續和發展。明亡後文字禪重歸沉寂,則源於文字禪自身的流弊和政權壓制的時代環境。 本場發表由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明傑法師擔任主持人,王珺博士後擔任評議人。王老師指出各位發表人從思想、歷史、文本、文學等不同角度,對佛教文化或理論進行闡釋,視角多元,研究深入。同時,對個人不同學習階段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建議,為推進研究深度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域。   第三場:義理研究 義理是佛教立足的核心、延續的承載。佛教義理不僅具有湛深思辨性,又具有能動發展性,傳入華夏以來,更是根植東土,大放異彩。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孫海科由龍樹《中論頌》“二諦”論入手,上溯求索,沿《奧義書》與佛典兩條路徑,對龍樹之前的“二諦”論進行了考察。推斷龍樹“二諦”論直接來源或為大品系般若經,二者對二諦的定義皆為“一法兩表,知有深淺”,對同一法的知見因凡聖智慧差別而有淺深之分,故有世俗、勝義之別。“二諦”論外部思想淵源可溯至《大林間奧義書》關於兩種諦的闡述,而內部淵源似可溯至《阿含經》(或《尼柯耶》)所言道諦八支每支皆分世俗有漏、聖無漏兩類。根據南北傳毗曇文獻,世俗、勝義二分結構起初用於對有情“我”的辨析,後被說一切有部發展為對一切法的分析,世俗諦、勝義諦的劃分則與四諦緊密相關。南傳《論事》已提出應將諦細分為世俗諦、真諦。諸部派所持“二諦”論的共同點為“兩法相望,論其高低”,其所言世俗、勝義是兩者而非一,此劣而彼勝。般若經典在性空論基礎上對此前的“二諦”論進行創造性吸收,誕生了別具一格的新“二諦”論,為中觀學發揚光大,成為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 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姜明佳探討了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的“說假部”與真諦譯《部執異論》中“分別說部”的關係。窺基在《異部宗輪論述記》中確認此二名稱指的是同一部派。但在其他佛典中,並無將“說假部”等同於“分別說部”的說法。二者僅此一次指向同一部派,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通過對這一部派進行名稱、文本、宗義、源流等層面的探討,試圖釐清其中的緣由。真諦譯《部執異論》中的“分別說部”雖然與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的“說假部”所指部派一致,但是並非同詞異譯。認為真諦的譯語不僅契合該部派對世出世的假實分別論之的主張,更是由該部派最初的稱呼而來——該部派曾因“分別前多聞部中義”而被稱為“多聞分別部(Bahuśrutīya-vibhajyavādin)”。窺基在《異部宗輪論述記》中對真諦的譯語選擇表示默許,並借用了真諦對該部宗義的敘述。 河南師範大學講師、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李華偉發表的論題為《從江左詩僧群體的宗派模糊性看中晚唐律宗與天台之合流》。其指出,無論從詩歌史抑或宗教史的角度,中晚唐時期的江左詩僧靈一、護國、清江、皎然、靈澈等人都呈現出較強的“群體性”,在律門與天台之間,他們的身份雙重且模糊,這種模糊性含有豐富的宗教史訊息。論文從考述這些詩僧的宗派面貌與相互關係出發,從佛教知識史的意義,追溯了律宗與天台於江左地區合流的成因,認為律學自初弘於漢地,便具有向義學與禪法融合的趨勢;中土禪僧亦由受西域禪僧影響之重神異,發展為重視義學與律學的學者化特徵;中土在對大乘經典進行研習的過程中,漸漸出現了特定的組合;加之江左地區的律學傳統以及四分律宗的傳播,幾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中晚唐律宗與天台於江左地區的合流現象。 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生汪康圍繞南朝與北朝僧人的《大般涅槃經》詮釋特色比較,以“伊字三點”為切入點進行了考察。南朝涅槃師特重該經中“伊字三點”所代表的法身、般若、解脫”之涅槃三德並將其提煉為理解經文之核心概念,而具體分析相對北朝僧人則稍顯粗疏;北朝經文講習雖盛,但現存資料較少,以淨影慧遠為代表的僧人多甚為細密地依文釋義而罕從主題上對經文做一整體總結。二者差異的背後,則顯示出各自所處玄學和經學詮釋傳統的不同取向。其後的天台宗不僅在南朝涅槃師重視“伊字三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強調三德“互具相即”的關係,同時接續了北朝涅槃師條分縷析的風格綜合而創“五章四釋”的解經體例,終成“新伊極圓”這一對於“伊字三點”的獨家詮釋,進一步完善了天台宗的理論基礎。 本場發表由McMaster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學)博士研究生李瀾擔任主持人,紀贇教授擔任評議人。紀教授首先強調了評議的根本意義在於指出不足,促進完善,研究者要不畏質疑和批評,並將其轉化為進步的動力。繼而就各篇論文的選題範圍、聚焦點、選題價值、行文架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同時,針對論文中存在的前人研究成果利用不夠充分、概念界定不夠準確、關注話題狹窄導致對整體把握不足等問題進行了細緻剖析和點撥,各位發表人均表示獲益匪淺。   第四場:文本研究(2) 本場次四位發表人圍繞敦煌寫本、多語種平行文本對讀、目錄研究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香港大學碩士研究生翟一輪發表的主題為《禪宗無相戒的理論探源: 以敦煌本壇經為中心》。他對敦煌本壇經運用大量篇幅描述的無相戒法進行了細致的理論分析,進而探討無相戒是否能夠獨立於傳統戒法而產生“戒”的作用。並指出,用無相戒取代傳統戒律的做法最終只會導向道德虛無主義,這是因為無相戒一方面無法有效地培養受眾的倫理觀,另一方面甚至可能導致對戒的廢棄與誤解。無相戒的真實本意應是一種禪宗頓教建立在不二及如來藏思想上的般若教法,用來讓修行者迅速證悟空性真諦。關鍵在於是否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無相戒,文中以圭峰宗密的證悟觀為例,說明對於無相戒的正確理解不僅不會妨礙禪宗的倫理觀,反而對其頗有助益。 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楊琍愉以《雜阿含·受相應》的經文為例,重新審視以平行對照方式閱讀經文的重要性,認為此研究方式能夠突顯重點、釐清細節、解釋經文中存在的矛盾與歧義。她嘗試在漢文、巴利文、梵文和藏文文獻中交叉比較“受八相”的論述,並將《雜阿含》第475至478經文的段落作為案例研究。透過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所提出的三重模型(平行對應經、部分平行對應經及相關經),處理漢巴經文在雙重模型(平行對應及部分平行對應)中對照閱讀的問題,並指出經文的主要內容及背景闡述分別所占比例是對照研究的關註對象。 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釋顯照發表的題目為《略述諸部<眾經目錄>疑似混淆》。她主要從藏經中現存三部同名經錄——《眾經目錄》(《法經錄》、《彥琮錄》和《靜泰錄》)的記載入手,首先探討隋唐這三部《眾經目錄》在各版本藏經中的著錄狀況。其次,覈察《眾經目錄》在《毗盧藏》等藏經的隨函音釋情形。再者,回到《眾經目錄》本身,分析《法經錄》、《彥琮錄》和《靜泰錄》在架構體例上的異同。發表人猜想後人很可能在編撰藏經的過程中將三部經錄混淆。除此,又對現代文獻記載諸部《眾經目錄》情況進行了分析。她指出,由種種古今資料看來,或許可以判定,在宋代編撰而成的幾部藏經中,并沒有嚴格區分三部《眾經目錄》,而現代的文獻和資料庫也有不慎處理的狀況,乃至出現三者混淆的情況。 Continue reading

Opening Ceremony of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Return to the 2019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佛學菁英培訓班於牛津大學開幕 翟一輪、李瀾。攝影李程鵬。 Via 拔地入雲 WeChat August 12, 2019 2019年8月11日傍晚,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佛學菁英培訓班於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正式開幕。是日牛津市惠風和暢,細雨連綿,五十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學者相聚一堂,共同參與集授課、講座、學術研討會、青年學者論壇、宗教名勝參訪為一體的佛學菁英班。該項目倚靠旭日国际佛學網絡(Glorisun Global Network)的師資支持,從去年開始每年夏天在旭日網絡大學(包括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學、漢堡大學、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輪流舉辦,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FROGBEAR)研究計劃(https://www.frogbear.org)統籌、旨在促進佛學研究在全球範圍內多面向、多層次的創新合作,育成具有國際視野與跨學科研究能力的開拓性高級人才。 晚宴伊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陈金華教授首先致詞,他對研修班贊助方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特別是旭日慈善基金會創始人楊釗先生、旭日佛學網絡的領導者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湛如教授),以及即將交流授課的諸位教授表達了感激之情,同時歡迎各位學子從東亞及世界各地不遠萬里前來,並激勵學員們把握學習交流機會,奮勇向前。之後,劍橋大學高奕睿(Imre Galambos)教授致詞,他回顧自己在往期研修班授課的經歷,鼓勵學員們潛心研究,再創新高。緊接著,學員依次用英文進行了自我介紹。此次研修班學員男女參半,歷經層層選拔,由全球二十八所著名高校佛教及東亞文化領域的學生學者組成,其中博士生及年輕學者占三分之二(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五位研究生),可謂群英薈萃,鳳毛麟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員中多達十位的出家僧尼,他們同時活躍在宗教界與學術界,學跨內外,聖俗同修,為研修班的多元文化背景增辉添色。 本次研修班為期三周,分兩階段進行。8月11日至19日的第一階段, 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湛如教授、劍橋大學高奕睿(Imre Galambos)教授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陈金華教授將分別講授題為《印度古代梵文文藝學經典翻譯與研究》、《中古敦煌的寫本與在家功德主》、以及《從“武周帝國”(655–705)到“安史之亂”(755–763)的百年絢爛與哀婉:佛教與一個新興文明型態的興起與崩解》的專題課程。 8月23日至30日的第二階段中,波鸿鲁尔大学梅開夢(Carmen Meinert)教授,牛津大學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教授,以及撒克逊科學與人文學院/莱比锡大学秦莫逆(Monica Zin)教授將分別講授題為《黑水城藏書所見藏傳密教在西夏帝國的傳播》, 《<大智度論>與印中大乘釋論的形成》,以及《藝術中的佛教敘述:從印度到中亞》的專題課程。 在兩階段學習之中,所有學員將受邀參與8月20至21日的《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與研讀》國際會議以及為期兩天的青年學者論壇。除此之外,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紀強(George Keyworth)教授,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以及倫敦大學韋陀(Roderick Whitfield)教授將分別作題為“中古中國的陀羅尼石柱與遼代朝陽三塔,”“佛教史研究中的新材料與新視角,”和“北齊雕刻散論”的演講報告。 在之後的三週時間內,學員們將依照研修班內容對佛教與東亞文化相關課題進行深入學習及討論研究,為當代跨學科、國際化的佛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本次佛學精英班的成功舉辦,對佛學的進一步國際化、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及其同世界上其他重要文明的互鑒交流、對具有國際視野與跨學科綜合研究能力的新一代佛學研究者及卓越僧材的育成,都將產生深刻而持久的促進作用,值得關心佛教與中國文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所有海內外有識之士矚目與期待。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Mount Wutai: Lecturer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of the intensive program CHEN Jinhua 陳金華 (UBC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Monk and Stone: The Significance of Epigraphic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m” 《僧與石:石刻史料對研究中國佛教的意義》 (Segment 段 2) Imre GALAMBOS 高奕睿 (Cambridge University 劍橋大學):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Donors, Faith and Paper” 《敦煌寫本:功德主、信仰、與紙張》 (Segment Continue reading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Mount Wutai: Participant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of the intensive program. Ms. Chen Chaoyang 陳朝陽 (龍門石窟研究院) Mr. Chen Long 陳龍 (忻州師範大學) Ms. Cheng Yijie 成逸潔 (南京大學) Mr. Chien Ting-kai 簡凱廷 (清華大學) Mr. Ding Jiashuo 丁嘉爍 (中央民族大學) Ms. HAN Xiao 韓笑 (中國社會科學院) Mr. Huang Kai 黃凱 (西北大學) Ms. Lee Mingar Continue reading

2019 International Program of Lecture Series, Conference, Forum, and Fieldwork on Buddhism & East Asian Cultures – Gallery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2019 Summer Program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