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oteric Buddhism and East Asian Society” — Abstract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main conference page. ABÉ Yasurō 阿部泰郎 (University of Nagoya 日本名古屋大學): 中世日本における五蔵曼荼羅思想の形成と展開 『三種悉地破地獄儀軌』と略称される、晩唐から五代にかけて成立したと推定され、入唐八家の将来テクストのひとつであった経軌を元に、十世紀の天台密教は、そのエッセンスを『五蔵曼荼羅』と名付ける行者の内観法に集約した。これは台密法流の秘伝聖教の一環として、十一~十二世紀の古写本が青蓮院など天台門跡寺院の経蔵に伝来する。それは院政期(十二世紀)に、鳥羽院の絶大な帰依を受けた覚鑁(~1143)の最晩年の集大成的著作『五輪九字明秘密釈』の中核部分に、そのまま全て摂り込まれ、借用された。それは、彼の密教と浄土を融合し、即身成仏により極楽往生を目指す宗教思想の到達点を支える、きわめて実践的かつパフォーマティブな五輪塔と身体の一体化による新たな世界観形成の、決定的な鍵となった。この文献学上の事実の発見は、日本の密教思想史の道程にひとつの明確な座標を与えるもので、重要な意義を有する。 以降の中世に、この「五蔵曼荼羅」による密教思想の展開は、高野山の道範による『五智五蔵秘密抄』(1236)や、寛暁『五蔵曼荼羅和会釈』(1162)など、顕密仏教の世界で共有され、これらのテクストの流布を介して、全国の密教寺院から、更には修験道を通じて民間の宗教者の間にまで拡がっていくことになった。今も各地に伝えられる、密教にもとづく成仏による浄土往生を実践する「浄土神楽」とも呼ばれる神仏習合の祭儀を担っていた神楽太夫たちの所持する宗教テクストの中には、『五形祭文』と題される、「五蔵曼荼羅」思想の末裔たちがみいだされる。このようにして、密教は、中世の日本のコスモロジーを身体観の次元において創りだし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Deng Qiyao 鄧啓耀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中山大學): 《南詔中興畫傳》與佛教密宗傳入南詔核心區域的一次文化突變事件 南詔國是唐代西南地區著名的地方政權,發跡於雲南巍山,遷都至大理,國力強盛時轄區北達西昌,南攝東南亞北部,與大唐、吐蕃幾成鼎立之勢。天寶年間,唐朝曾先後兩次派十萬大軍征伐南詔,均告失敗。南詔也多次到成都擄掠文化和工藝人才,引進先進的生產力。南詔國與唐王朝和吐蕃政權有密切的文化互動。作為漢、藏、東南亞及南亞幾大文化板塊的交匯之地,南詔文化在中世紀主動吸取漢地的教育、科技和宗教,也接納了來自西域的密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阿吒力”教。其標誌性的現象,就是熔毀了本土民間信仰的重要祭器銅鼓,大量鑄造型製獨特的“阿嵯耶”觀音像。在地方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中,“阿吒力”法師具有降妖伏魔、祈雨祛旱的能力,甚至在歷史上著名的大敗唐軍的戰爭中,還有作為國師的“阿吒力法師臨陣施法的記錄。 本文主要以南詔末年的官修圖像文獻《南詔中興畫傳》和大理地區重要文物金銅“阿嵯耶”觀音像為例,通過圖像分析,發現密宗傳入南詔核心區域時,既有變服從俗,適應當地文化習俗的順勢行為,也有熔鼓鑄佛,改變本土信仰重要像徵物的逆向干預;另外,地方文獻及當地有關觀音斗羅剎的民間傳說,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對密宗與本土巫教鬥法進行闡述的互文。這些文獻顯示,唐代,佛教密宗在傳入大理巍山一帶的過程中,曾與本土宗教和民間信仰有過一些衝突,傳教法師通過施展法術、幻化形象並部分地進行一些在地化適應,成功化解矛盾,取而代之,導致當地原生信仰發生文化突變。 Lucia Dolce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倫敦大學): A Chinese Tantric Scripture and Its Ritual Exegesis: The Yuqijing  瑜祇經  and the Yogin Abhiseka  瑜祇灌頂 The Continue rea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 – Abstracts

Return to the 2019 Conference on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page.   Stephanie BALKWILL 白思芳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加拿大溫尼伯大學): The Earliest Known 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Nun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ll study the earliest dated 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nun that is currently known to us, Continue rea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in Central and East Asia – Panelists

Return to the 2019 Conference on Production, Preservation and Perusal of Buddhist Epigraphy page.   Stephanie BALKWILL 白思芳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加拿大溫尼伯大學) Stephanie Balkwill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eligion and Culture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 in Winnipeg, Canada. Her work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Continue reading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 From the Internal to the External: Buddhism and Education Under the East Asian Perspective: Abstract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AN Xiang 安詳 (Chinese Buddhist Institute Putuoshan College 普陀山佛學院): 宋代天台教院的講授典籍與教學方式 伴隨宋代社會中書院教學模式的形成與發展,在佛教中固有「教觀雙運」之名的天台宗也繼承與發揚著台宗教團的學修模式,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教院組織,與社會中的書院文化齊頭並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佛教宗派教學體系和教職人員隊伍。宋代天台教院的教職人員大都延續了佛教叢林制度中的人事運作模式,設立東西二序,其中住持、首座、維那的職能因為宗風、學風、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差異而與禪宗叢林體現出極大的不同。本文擬就宋代教院中維那一職的進行考辨,宋代教院中的維那一職肩負教習天台宗入門典籍的文字點讀,以及監督、帶領教院生活中宗教實踐的執行,不同於中國古代佛教僧官體系中的維那和都維那,更是有異於禪宗叢林中的維那一職。宋代天台教院中維那的職能屬性是對天台教團學風的繼承還是創新?宋代天台教院整體運作中維那的職能屬性確立於何時,是值得考察與辨析的問題。通過對宋代教院中維那職能的考辨可以以小窺大,對宋代天台教院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人員關係等有所釐清。 BAI Bing 白冰 (Northwest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近代世界教育視角下太虛武昌佛學院僧伽教育探究 太虛認為僧伽教育的宗旨是“造成住持佛教的僧寶”。先培養學僧,再到職僧,最後實現由職僧到德僧的轉變。對於學僧的培養涉及佛學常識、歷史、研究佛學的基礎知識、哲學等,尤其注重外語的學習。這些課程即使現在看來,設置也是非常合理的。在法務館、圖書館的設立上,太虛認為須將世界各地的佛教,所有種種制度,寺院、佛像、經書等等,都能搜集整治到精確完美,以為人類研究佛教的共遵共信基礎。實際上,僧伽教育的落腳點是培養德僧,造就能修學及能宣揚佛法的現代住持僧寶。能弘法利生,改造社會,方可成為最完全的僧格。 CHANG Meiya 張梅雅 (University of Taiwan 台灣大學) : 從傳統禪宗寺院教育到高等學院教育的思想轉型: 以台灣法鼓山為例 自魏晉以來,來自域外的佛教思想逐漸轉化為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底蘊之一,此一現象與佛教在中國廣建寺院,逐步整理與確立各種佛教僧尼、信徒的生活制度,如經藏內涵、僧尼戒律與社會互動準則等方面有關。傳統的中國佛寺重視師長教誨,僧尼不僅隨侍各自寺院僧尼大德聆聽教導,也重視訪遊各大名山、寺院,在朝禮名山的同時也可以訪師求道;因此,傳統中國寺院之中,尤其是在禪宗寺院,形成一套重視禮敬師長、培育僧才的教育思想。寺院生活在於能夠分別宗教與世俗,寺院教育的目的在於追求生命的解脫之道,而非知識的累積。然而,在創辦人聖嚴法師(Sheng-Yan, 1931-2009)帶領下的台灣法鼓山僧團在其「以大學院教育為佛教、為社會,培育宗教、人文、社會等各層次人才」的教育思想敦促下,從1985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一直到2014年成立隸屬於台灣高等教育一環的「法鼓文理學院」,成為一培育專業智能、回應現代教育需求的高等學院教育,其中聖嚴法師的教育思想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本文試從聖嚴法師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內容著手,與明清以來中國傳統禪宗叢林教育理念對照,從中梳理由傳統寺院教育轉化為現代、西化、高等學院教育的思想轉型契機與特徵。 CHEN Jinhua 陳金華 (UBC):  寺學與私學: 中古中國以佛寺為中心的知識孵育與傳播網絡 寺學指依託於寺院之學,相對於俗世間之學。俗世間之學大致有官學與私學兩分。官學乃官府所支持之學,旨在培養服務於官府之人才。而私學乃是根植民間之學,可造就官方人才,然更多的是培育關乎世俗生活的種種技藝於技巧。顧名思義,寺學與私學乃是指寺院之學與私學之關係。 寺學的公開性與包容性:除內明(佛教知識)外,寺學還包括語言文字學、邏輯學、醫學與藥學、各種工巧制作技藝等各種世間學問。而處處寺院,也就自然成為各種知識之儲備場所與各類神聖與世俗知識交融與傳遞之絕佳地點。 寺學的流動性:寺學不拘一格,強調遊學的重要性。 寺學的國際性:伴隨佛教在亞洲的傳播,亞洲各地的神聖與世俗知識也得以在亞洲各地傳播。像唐代的一些大寺,如西明寺、青龍寺、大興善寺等,便是這種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與知識的中繼站。 CUI Continue reading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 From the Internal to the External: Buddhism and Education Under the East Asian Perspective: Panelist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AN Xiang 安詳 (Chinese Buddhist Institute Putuoshan College 普陀山佛學院) 安详: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僧俗伦理、唐末五代宋元时期佛教信仰。发表论文有《六朝时期僧人辟谷、服食行为初探》,美国《觉有情》杂志第52期;《民国天台教苑的转型与发展》;谛闲大师与民国佛教研讨会(2015年):《禅宗僧俗伦理的基本模式》,《普陀学刊》2017年第5辑;《试论禅宗制度与僧俗伦理》,少林寺与隋唐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物质的归宿:从亡僧物看僧团对物质的再利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2018年)。 BAI Bing 白冰 (Northwest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白冰,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後。現在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主要從事佛教思想與歷史的教學及科研工作。2014年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南北朝禪學研究”,2016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隋唐以前禪法研究”。在《宗教學研究》、《江淮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報•理論版》、《禪與人類文明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2017年出版專著《禪宗及其祖庭》。 CHANG Meiya 張梅雅 (University of Taiwan 台灣大學) 就讀北京大學期間,研究唐代佛教比丘尼的社會關係,運用史書、小說、佛教史傳、墓志與敦煌文書等各式材料,探討在佛教興盛發展的唐朝社會之中,佛教比丘尼與國家、家庭、僧團等不同社會團體的密切互動關係。之後,因緣際會接觸韓國與日本佛教的材料,對於中古時期日韓佛教與社會的互動有所研究。目前以近代中國佛教文獻,特別是明清禪宗語錄進行文獻解讀與討論為主要的研究核心,並關注當代台灣佛教教團的發展與研究,主要關心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教育理念等問題。 CHEN Jinhua 陳金華 (UBC;jinhua.chen@ubc.ca) Jinhua Chen i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intellectual history (particularly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