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go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 T. H. Barrett 巴瑞特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巴雷特 T. H. BARRETT,倫敦大學東亞歷史榮休教授,1986-2013執教於該校亞非學院。他的出版物主要關於唐代,如《李翱:佛教徒、道教徒抑或理學家?》(Li Ao: Buddhist, Taoist, or Neo-Confucian?)(1992)、《唐代道教》(Taoism Under the T’ang)(1996)、《發明印刷術的女性》(The Woman Who Discovered Printing)(2008),和《早期印刷中從宗教意識形態到政治權宜的轉變》(From Religious Ideology to Political Expediency in Early Printing)(2013)。
- Ester Bianchi 黃曉星 (義大利佩魯賈大學)
黃曉星 Ester BIANCHI,獲得法國高等實踐研究院宗教學博士與威尼斯大學的印度與東亞文明博士學位(法義雙聯學制),目前任教於義大利佩魯賈大學,教授中國文學與漢學課程。之前亦負責教授中國古文以及中國宗教的課程。同時參與法國國家研究中心的《社會·宗教·世俗》研究團隊。學術專業有兩方面:1. 宗教學;2. 漢學;研究領域:中國宗教、西藏佛教、中國佛教與道教等。目前進行的研究有中國漢藏佛教以及中國佛教寺院生活和當代戒律復興。
- Robert Borgen 包瀚德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包瀚德 Robert BORGEN,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日本歷史與文學榮休教授,專注於早期日本文化史及中日關係的研究。其出版物包括《菅原道真與早期平安朝廷》(Sugawara no Michizane and the Early Heian Court) ,以及多篇主要探討日本的天神崇拜及日僧成尋巡禮中國佛教聖地的論文。
- Isabelle Charleux 沙怡然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沙怡然 Isabelle CHARLEUX 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宗教、政教關係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作為一名藝術史家,她的研究領域包括蒙古物質文化、佛教藝術、建築和朝聖。著作有《內蒙古文學中的歷史和建築》(Temples et monastè-res de Mongolie méridionale; Paris: Comité des Travaux Historiques et Scientifiques Institut National d’Histoire l’Art, 2006), 和《朝聖路上的遊牧民:中國五臺山上的蒙古人(1800-1940)》 (Nomads on pilgrimage. Mongols on Wutaishan (China), 1800-1940;Brill, 2015).
- CHEN Huaiyu 陳懷宇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陳懷宇 CHEN HuaiYu,先後求學於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現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哲學、宗教學院與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合聘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宗教史與思想史、絲綢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與學術。已出版《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2012年)、《景風梵聲》(北京,2012年)等書,合作翻譯于君方《觀音》一書,並發表數十篇中文、英文論文。
- Chen Jinhua 陳金華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陳金華 CHEN Jinhua,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國際佛教研究協會學刊》編委,五臺山國際研究院第一副院長。曾擔任加拿大國立東亞佛教講座教授多年。其他任職大學包括弗吉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東京大學等。英文專著有:Making and Remaking History (1999) 、Monks and Monarchs, Kinship and Kingship (2002) 、Philosopher, Practitioner, Politician (2007) 、Legend and Legitimation (2009)與 Crossfire (2010)。發表期刊論文與論文集專章70餘篇;合編論文集七部。有關佛教跨文化功能的若干英文文章經修訂、翻譯,新近由中西書局結集出版為《佛教與中外交流》(2016年)。曾獲日本學術振興會、加拿大國家社科基金(SSHRC)和Peter Wall高級研究院、德國洪堡基金會(A. V. Humboldt Foundation)和馬普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以及美國人文研究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等機構的研究基金。目前領導一項為期多年的旨在重新建構東亞宗教重要面向的國際性與跨學科的龐大項目,由加拿大政府資助並得到國際上諸多名校與基金會的支持。
- CHEN Long 陳龍 (忻州師範學院/五臺山文化研究中心)
陳龍 CHEN Long,男,漢族,1976 年3月出生於山西忻州。2009年6月畢業於西北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佛教與文學,先后主講《中國文學史》、《宗教與中古文學》、《學術論文寫作》等課程,已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項,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項,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項目1項,學院專題研究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1項。
- SHI Ding Ming 釋定明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釋定明 Shi Dingming,出生於福建。現任全國青聯委員、北京青聯常委、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北京廣化寺監院,研究生學歷,在近二十年的修學過程中先後親近、受教於凈慧長老、佛源長老、一誠長老、傳印長老等,並師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楊曾文教授、清華大學聖凱法師,主攻禪宗史、佛教制度史、明清佛教史、清代漢藏佛教交流史、禪法實踐研究等領域,發表於《佛學研究》、《中國佛學》、《中國禪學》等刊物及會議論文11篇。自2010年開始每年參與策劃、推動舉辦北京佛教斷代史學術研究,參與策劃、整理、出版《北京佛教文獻集成》三輯19冊,《漢傳佛教研究論叢》9 冊,《人間佛教思想文庫》10冊,《三時文庫》15冊等叢書的項目執行人。連續參與第三屆、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企划組、文件組工作。目前負責北京重點社科項目《北京佛教通史》清代卷子課題負責人,中央社科院統一戰線高端智庫《漢藏佛教交流交融史》之「清代漢藏佛教交融史」重點課題負責人。
- Yi DING 丁一 (斯坦福大學宗教研究系)
- DUAN Yuming 段玉明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
段玉明 Duan Yuming,男,四川成都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先後出版學術專著(含合著)26種,主要著述有《寺廟與中國文化》、《西南寺廟文化》、《中國寺廟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中國各民族年節祭會大事典》(合編)、《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指空——最後一位來華的印度高僧》、《圓悟克勤傳》(合著)、《佛教與民俗》(主編)、《巴蜀佛教文史論叢》、《成都佛教史》(合著)、《中國市井文化與傳統曲藝》、《宋蒙(元)關系史》(合著)、《大理國史》等。
- Bernard Faure 佛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伯蘭特‧佛雷 Bernard Faure,又譯佛爾,曾就讀於巴黎大學和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並在康奈爾大學、斯塔福大學任教,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宗教講座教授,兼任日本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佛雷的著作包括:《正統性的意欲:北宗禪之批判系譜》(The Will to Orthodoxy: 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禪的洞見和溢見:禪傳統之認識論批判》(Chan Insights and Over – sights: 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和《頓之修辭:禪佛教之文化批判》(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 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其日本宗教研究成果包括:對瑩山紹瑾的研究《權力的幻象:想像中世日本佛教》(Visions of Power: Imagining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與新著四卷本《日本中世諸神》(Gods of Medieval Japan),其中已出版兩部為《流動的萬神殿》(The Fluid Pantheon)與《護法神與惡靈》(Protectors and Predators)。其他著述尚有《佛教揭秘》(Unmasking Buddhism)與《紅線:佛教的性觀念》(The Red Thread: Buddhist Approaches to Sexuality)等。
- Imre HAMAR 郝清新 (匈牙利羅蘭大學)
郝清新 Imre HAMAR,羅蘭大學(匈牙利布達佩斯) 副校長,中國研究教授、東亞研究院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與宗教。出版了《一位唐代的宗教領袖:澄觀傳》(A Religious Leader in the Tang: Chengguan’s Biography)(2002),編輯了《鏡照: 華嚴佛教之透視》(Reflecting Mirrors: Perspectives on Huayan Buddhism) (2007),共同編輯了《〈華嚴經〉在東亞:視覺文化之起源與調適》 (Avatasaka Buddhism in East Asia: Origins and Adaptation of a Visual Culture)(2012),並發表了數篇關於中國華嚴宗注疏闡釋傳統的論文。
- IWASAKI Hideo 岩崎日出男 (園田学園女子大学)
岩崎日出男 IWASAKI Hideo,1959年生於日本北海道,後於高野山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哲学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并在同所大学之中文学研究科密教学專業攻讀博士課程,取得学分肄業。現任園田学園女子大学教授,其研究領域為唐代密教。其著作出版較多,主要論文有:〈五臺山·金閣寺の構造とその教理的背景について〉、〈不空三蔵の五臺山文殊信仰の宣布について〉、〈密教の伝播と浸透〉、〈道教と密教〉等。
- JI Yun 紀贇 (星加坡佛學院)
紀贇 Ji Yun,文學博士,新加坡佛學院長聘副教授,兼任教務主任、 圖書館館長。除教學外,主要從事佛教文獻、佛教史等相關研究。曾出版或將出版專著《慧皎高僧傳研究》(2009,上海古籍)、《佛教經典觀》(2011,宗教文化);譯著《那體慧佛教文獻學研究論文集》 (2017,廣西師大)、《佛教文獻學十講》(合譯, 2019,中西書局)等;合編《一山而五頂:多學科、跨方域、 超文化視野中的五台信仰研究》(2017,新文豐)等;英譯漢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學刊、會議論文與書評二十餘篇。
- KUAN Guang 寬廣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Kuan Guang completed his BA in Buddhist studies at 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from 1994 to 1998. He also studied Theravada Buddhism in the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Pali and Buddh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Kelaniya in Sri Lanka. He conducted his doctoral research on Chinese Buddhism in the Ming dynasty at SOAS,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His doctoral thesis, completed in 2010, focused on the Buddhist development of Wutai Shan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Before joining King’s College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s an affiliated research fellow in October 2013, he worked as a Research Associate at SOAS. His research interests lies in 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particularly Ming Buddhist history. 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papers on Indian Buddhist masters’ activities at Wutai Shan and other areas in China. His other interests include Buddhist monastic educ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 KWAK Roe 郭磊 (韓國東國大學)
郭磊 KWAK Roe,现任韓國東國大學佛教學術院研究員,兼任中國五臺山佛教與東方文化國際研究院特邀研究員(2016-2018)。目前参与一項韓國古代佛教文獻资料的調查、整理項目。畢業於韓國東國大學歷史系佛教史專業,研究方向是東亞佛教史。博士論文的主題是〈新羅五臺山文殊信仰研究〉,在此基礎之上持續探討東亞佛教史上的諸問題。關注中國與韓國、日本的中古佛教史交流。曾發表〈義相的華嚴思想與中國佛教〉、〈韓國密教略考〉、〈新罗佛教的 密教特质〉、〈新羅慈藏參五臺山之考辯〉等數篇有关中韓佛教關係的論文。
- George KEYWORTH 紀強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大學語言與宗教研究系)
紀強 George Keyworth,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獲得 學士與碩士學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主修漢傳佛教。紀強博士於2001-2006年任教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 (CU-Boulder),為該校東亞宗教學助理教授,隨後三年在日本東京從事研究。2011年,紀強博士進入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宗教學研究系任助理教授,於2017年轉入該校歷 史系獲得長聘教職,在該系紀強博士目前教授前現代時期的中國與日本史、亞洲研究、東亞宗教史以及比較寫本學等相關科目。紀強博士的研究發表領域包括北宋禪宗與覺範惠洪 (1071-1128);日本入宋求法僧(如成尋 [1011-1081]);以敦煌材料來研究中國佛教疑偽經 特別是《首楞嚴經》( *Śūra gama-sūtra, T no. 945);唐宋密教;日本禪宗以及心越興儔 (1639-1696)與覚門貫徹 (卒於1730);日本寫本一切經,特別是七寺與松尾社藏本。紀強博士正在撰寫兩本著作,擬名為Zen and the Literary Arts 與 Copying for the Kami: A Study and Catalog of the Matsuo Shrine Buddhist Canon.
- Youn-mi KIM 金延美 (耶魯大學)
金延美 Youn-mi Kim,現為韩國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ans University)副教授,此前為耶魯大學(2010-2011)博士後,并續任俄亥俄州立大學(2011-2012)與耶魯大學(2012-2016)助理教授。金延美的專長為漢傳佛教藝術,但對朝鮮與日本佛教的藝術與儀式相關的跨文化關係也有研究。她特別關注於象徵性儀式,在此儀式之中建築 空間成為了一種物質的載體,以及佛教藝術可視性與非可視性之間的互動關係等。她編著有New Perspectives on Early Korean Art: From Silla to Koryŏ(Cambridge, MA: Korea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2013)一書,目她正在撰寫兩部書稿,并發表有多篇論文。
- LIN Pei-ying 林佩瑩 (台灣輔仁大學)
林佩瑩 Lin Peiying,台灣輔仁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唐代佛教,側重文獻與思想的傳遞,涵蓋議題涉及禪宗、菩薩戒文獻、文化交流與認同等。她於台灣大學取得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學士學位,於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碩士學位,並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得宗教學博士。加入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的教學團隊之前,她於加州伯克利從事中國 佛教的博士後研究,以一套唐代中葉的菩薩戒戒本作研究主題,分析禪宗與密教在大乘戒律與禪修上的關聯性。
- LIN Wei-cheng 林偉正 (芝加哥大學)
- David Quinter 蒯恩特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蒯恩特 David Quinter,2006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加 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東亞研究系副教授。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中世奈良佛教、宗教崇拜、宗教傳記與聖徒傳,以及東亞宗教之中的文本、視覺與特質文化之間的互動。其個人專著From Outcasts to Emperors: Shingon Ritsu and the Mañjuśrī Cult in Medieval Japan (Brill, 2015) ,是研究叡尊(1201- 1290)的著作及其各種儀式與崇拜活動。其他新近發表的論文包 括 “Materializing and Performing Prajñā: Jōkei’s Mañjuśrī Faith and the Kasagidera Restora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43, no. 1, 2016); “Localizing Strategies: Eison and the Shōtoku Taishi Cult” (Monumenta Nipponica 69, no. 2, 2014); 以 及“Visualization/Contemplation Sutras,” in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Buddhism, ed. Richard Pay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updated version in press, 2018)
- NENG Ren 能仁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能仁 NENG Ren,1982年生,畢業於中國佛學院。曾任北京佛教文化 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等職,發表論文〈從「糠禪」到「頭陀教」——金元糠禪、頭陀教史實新論〉、〈雪竇重顯遁跡靈隱考〉、〈人間佛教、禪與中國佛教復興〉、〈近代藥師佛信仰的復興風潮(1933-1934)〉等。現為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佛學研究》編委。
- James ROBSON 羅柏松 (哈佛大學)
James Robson i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e is the Director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 East Asian Studies, and has served as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for the Regional Studies East Asia M.A. program. He teaches East Asian religions, in particular Daoism, Chinese Buddhism, and Zen, as well as the sophomore tutorial for concentrators. Robson received his Ph.D. in Buddhist Studies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n 2002, after spending many years doing research in China, Taiwan, and Japan. He specializ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and Daoism and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issues of sacred geography, local religious history, talismans, and Chan/Zen Buddhism. He has been engaged in a long-term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with the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studying local religious statuary from Hunan province. He is the author of Power of Plac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Nanyue 南嶽] in Medieval China (Harvard, 2009), which was awarded the Stanislas Julien Prize for 2010 by the French Academy of Inscriptions and Belles-Lettres and the 2010 Toshihide Numata Book Prize in Buddhism. Robson is also the author of “Signs of Power: Talismanic Writ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History of Religions 48:2), “Faith in Museums: On the Confluence of Museums and Religious Sites in Asia” (PMLA, 2010), and “A Tang Dynasty Chan Mummy [roushen] and a Modern Case of Furta Sacra? Investigating the Contested Bones of Shitou Xiqian.” His current research includes a long term project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nfluence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mental hospitals in Japan.
- SEOK Gil-Am 石吉巖 (韓國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
石吉岩 SEOK Gil-Am,2004年獲得東國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國大學佛教研究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韓國佛教研究會會刊《韓國佛教學》(Hanguk Bulkyo Hak)的主編。石吉岩的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 以元曉為中心的朝鮮佛教思想以及華嚴哲學,并以此為核心擴展到整個東亞佛教的思想與文化,特別是東亞佛教文化的形成與變化。 其著述有《불교, 동아시아를 만나다》(《佛教與東亞》,2010);學 術文章包括:“Propagation Path of the East Asian Seaport Cultu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Korea; drawing a sketch of the distant view on understan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the state Garak”(2018); “Types and Ways of the Enlightenment Classified by the Huayan School”(2018);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Sillawon 新羅院”(2018)。
- SHENG Kai 聖凱 (清華大學)
聖凱 Sheng Kai,求學於中國佛學院、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哲學 博士,出版有《中國漢傳佛教禮儀》《佛教情緒觀》《四大淨土比較研究》《中國佛教懺法研究》《佛教懺悔觀》《攝論學派研究》《晉唐佛教淨土的思想與信仰》《佛教現代化與化現代》《中国佛教信 仰与生活史》等著作,其中《攝論學派研究》獲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第五屆高等學校人文社科三等獎;參與撰寫《中國佛教通史》(15冊,賴永海主編,作者排名第5), 該書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第六屆高等學校人文社科一等獎、中國出版政府獎。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後、日本大谷大學特別研究員、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2012年3月,任教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先后入選南 京大學青年骨干教師、清華大學「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現為清華大學哲學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副所長。
- Barend TER HAAR 田海 (牛津大學)
田海 Barend J. ter Haar,曾問學於萊頓、瀋陽、大阪與福岡等地。又曾杏壇休坐於萊頓、海德堡與牛津等三所學府,近乃卜居於漢堡大學。其著作宏富,最新著述有Practising Scripture (Honolulu: Hawai‘i UP, 2014) 與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 (Oxford UP: Oxford, 2017)。田海目前所撰述者,包括一部關於暴力與宗教文化的小冊子,以及一部獵巫與巫術迫害的鸿篇巨制,此二書之背景皆為中國古代社會。
- SUN Yinggang 孫英剛 (復旦大學)
孫英剛,先後就讀北京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浙江大學東亞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五台山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 “國際佛教與中國宗教研究叢書”主編。主要從事中古史、佛教史及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包括《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隋唐五代史》等,並發表相關論文70多篇。擔任多種國際學術刊物編委。
- Temur TEMULE 鐵木勒 (南京大學)
特木勒 Temur,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從事元史、蒙古史和中西文 化交流史研究。先後《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中國史研究》 《清華元史》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USUI Junji 薄井 俊二 (埼玉大学)
薄井俊二,九州大學博士,曾任職九州大學文學部。現為埼玉大學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的山嶽地誌、中國古代思想史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與地理思想的諸問題等。其論著包括《中国学の十字路:加地伸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研文出版:2006)、《天台山記の研究》(中国書店,2011),另有〈徐霞客遊記訳注稿〉、〈徐霞客 遊記の基礎的研究〉、〈中国の山岳と宗教見聞記〉、〈日向十景碑に ついて―近世さいたま市の景観史料〉、〈日本国見在書目録所収の地 理書について〉、〈漢唐地理書輯逸〉等論文數十篇。
- WANG Song 王頌 (北京大學哲學系)
Wang Song received his B. A. and M. A. in Philosophy from Peking University and a Ph.D. in East Asian Buddhism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Buddhist Studies, Tokyo. Prior to teach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of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5, he conducted his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 Overseas Researcher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He has been teaching Chinese Buddhism and Japanese Buddhism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became full professor in 2016. He has published three books: A Study on the Thought of the Huayan School in the Song Dynasty (Beijing: Religious Culture Press, 2008), Japanese Buddhism: From the Beginning till 20th century (Beijing: Chinese Social Science Academy Press, 2015), and A Critical Annotation and Study on the Huayan Fajie Guanmen (Beijing: Religious Culture Press, 2016), in addition to numerous papers on East Asian Buddhism i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He is now focusing on the history and thought of Chinese Huayan School and a reconsideration of sects in Chinese Buddhism.
- Dorothy WONG 王靜芬 (弗吉利亞大學)
王靜芬 Dorothy C. Wong,弗吉尼亞大學副教授,同時為該校東亞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領域為中世中國佛教藝術。其著述包括 Chinese Steles: 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2004; Chinese edition 2011), Hōryūji Reconsidered (editor and contributing author, 2008), China and Beyond in the Mediaeval Period: Cultural Crossings and Inter-regional Connections(co-editor with Gustav Heldt, and contributing author, 2014),以及其他佛教藝術 相關領域之中的學術論文。其最新著述為 Buddhist Pilgrim-Monks as Agents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Transmission: The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rt Style in East Asia, ca. 645-770(Singapore: NUS Press, 2018)
- WU Shaowei 武紹衛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
武紹衛 Wu Shaowei,男,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現為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研究方向敦煌學、中國佛教史。自2011年至今,已在《文獻》、《敦煌寫本研究年報》、《首都師範大學學報》、《佛教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此外,還有譯著兩部(合作):富安敦《七世紀末中國的政治宣傳和思想意識》、許理和《許理和佛教論文集》(近期出版)。
- YANG Xiaojun 楊效俊 (陝西省博物館副研究員)
楊效俊 Yang Xiaojun,2007年畢業于日本國神戶大學大學院文化學研究科,獲博士學位。2009年~2012年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現就職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從事漢唐考古及藝術史的研究、策展工作。獨立完成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佛教藝術與唐代文明」課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隋唐時期佛舍利崇拜制度研究》。出版專著《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以長安光宅寺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為中心》,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 Mimi YIENGPRUKSAWAN 楊靡蕪 (耶魯大學)
楊靡蕪 Mimi Yiengpruksawan,耶魯大學藝術史系教授。1988年畢業於加州洛杉磯分校,獲得日本藝術研究博士學位。其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公元一千年左右的京都視覺與物質文化,此一時期 對日本歷史以及日本文化個性之形成皆為至關重要。其著述包括:Hiraizumi: Buddhist Art and Regional Politics in Twelfth-Century Jap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Buddhist Art Treasures from Nara. With Michael Cunningham and John Rosenfield (Cleveland: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1998);“Catching the Last Bus: Yoshiaki Shimizu and the Art of Creative Digression,” in Gregory P. A. Levine, et al, editors, Crossing the Sea: Essays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Yoshiaki Shimizu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The Interstitial Buddha: Picturing the Death of Sakyamuni,”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Bulletin, 2007;“The Eyes of Michinaga in the Light of Pure Land Buddhism: A Japanese Case Study in Art and Illumination.” In Matthew Kapstein, ed., The Presence of Light: Divine Radiance and Transformative Vi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 ZHANG Wenliang 張文良 (中國人民大學)
張文良 Zhang Wenliang,2004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兼任日本印度哲學佛教學會評議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佛教華嚴宗和日本佛教。出版有《澄観·華厳思想の研究-「心」の問題 を中心に》(山喜房佛書林,2006年)、《批判佛教的批判》(人民出版社,2013年)、《日本當代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譯著《禪的歷史》(伊吹敦原著《禅の歴史》,國際文化出版社,2016年)等;學術文章包括〈『演義鈔』に見られる法宝著『涅槃経疏』– 法宝の仏性義と澄観の批判〉(《東アジア仏教研究》,2005);〈澄 観における戒律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07);〈連続性と 非連続性 : 呂澂の中国大乗佛教批判について〉(《インド哲学仏教 学研究》,2013);〈南朝十地学の一側面 : 法安の十地義解釈を中心とす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14);“Wŏnhyo’s Views on the Buddha-nature of Insentient Things as Presented in the Yŏlban chongy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Thought & Culture, 2017)等八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