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丁可含(愛丁堡大學)
2022年10月12日
自2022年7月29日至7月31日,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項目統籌、耶魯大學承辦、旭日全球佛學網絡及旭日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於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東亞及歐美各地的46位老中青學者共同討論思考禪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及未來前景。
二十世紀初起,英語及其他歐洲語言文獻便將禪學與日本緊緊聯繫起來,並以日語中禪的羅馬體 Zen作為指代禪的固定用法,而非使用羅馬化的漢語禪Chan、朝鮮語/韓語禪Seon、或是越南語禪 Thiền。而今儘管學者信眾已公認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禪宗基礎文本及寺院儀軌皆源於中國,但仍傾向使用隱含日本影響的術語Zen指代禪。本次國際會議旨在從史學史、文本學、考古學、語文學、政治學及社會經濟研究等多學科視角探索二十一世紀禪學研究如何擺脫國別的局限,為東亞及東南亞禪宗歷史及傳統找尋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的承載。
會議共分為十個專題:「禪學修正:大圖景與小個案」、「從中華禪到日本禪:禪在日本的展開及其研究特色」、「現代禪」、「禪僧與國主:禪之政治內涵、義理」、「尋章摘句」、「交火與跨境:互鑑與禪諍」、「以文字為階?:禪悟與文學、身份認同與網絡構建」以及「嚐禪」。會議伊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耶魯大學葛利尹 (Eric Greene)副教授致辭歡迎,而後會議正式進入專題報告與討論。
專題一 禪學修正:大圖景與小個案
主持:金秀貞(譯名)(Sujung Kim)
評論:喬根森(John Jorgensen)與索羅寧(Kirill Solonin)
莎拉勞倫斯學院教授格里弗斯·福克(譯名)(T. Griffith Foulk)介紹了其新書 《禪宗史群像》(譯名)(Histories of Chan (Zen))。該書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以不同動因撰寫的禪宗史提供彼此對話的新框架。福克教授同時指出了當代禪學研究的兩大問題,一是不加批判地沿用中古構建的禪宗宗派師承概念,二是執念於純粹禪的存在。
獨立學人寇愛倫(Alan Cole)博士批評了將禪宗看作倡導坐禪宗派的研究範式並詳細舉例反證。寇愛倫博士還提出早期禪宗文獻不僅在闡釋中引用道家經典以作迎合,而且通過敘述構建出對禪宗正統譜系的想象。
東洋大學伊吹敦教授通過對比荷澤神會的著作與北宗禪經典,發現神會在力證東山法門及慧能南宗正統性之時大量運用北宗思想,並且神會對坐禪及開悟理論上也與北宗禪主張高度一致。而神會對於北宗的批評卻涉嫌偽造依據以及扭曲北宗思想。
帝寶大學助理教授丁一對比了《大乘頓悟正理決》與藏文文獻中對桑耶論諍中摩訶衍義理觀點的記載。其中藏文文獻包括了以《巴協》為主的史學史資料及敦煌藏語手稿與《禪定目炬》等非史學史資料。並提出《正理決》將摩訶衍尊為北宗禪師,而藏文文獻則將其勾勒為反面人物。
北京大學博士生嚴世偉基於《歷代法寶記》對巴蜀禪宗的記載首先區分了保唐宗與淨眾宗。並認為保唐宗少有受到巴蜀地方行政機構的支持與重視,保唐宗的影響也許被高估了。而人們對淨眾宗的歷史知之甚少,淨眾宗或許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專題二 從中華禪到日本禪:禪在日本的展開及其研究特色
主持:桑維多(Marta Sanvido)
評論: 安俊泳與紀強(George Keyworth)
郡山女子大學教授兼京都大學禪研究班班長何燕生,分別梳理了松本文三郎、入矢義高與柳田聖山的研究方法及貢獻,並以這三位學者為例分析了京都大學中國禪宗研究的特色。何教授同時指出了入矢義高和柳田聖山二人同胡適等中國學者的密切交流。
京都大學出口康夫教授首先指出了以《大乘起信論》為代表的如來藏傳統中關於「真我」的本體論和實踐論問題,而後探究道元如何借用「佛性」與「有時」概念解決這些問題並用坐禪過度「真我」與「妄我」。道元所謂的真我,不是整體不是宇宙,而是任意個體。真我的意義在於可以是任意個體,也可以被任意個體所取代。
駒澤大學小川隆教授在借用鈴木大拙禪思想的同時,又擺脫其「禪思想」的框架,從新的角度對唐宋禪思想進行分類。並從日本對唐宋禪接受的角度,對比近似唐代馬祖禪的白隱禪以及繼承宋代大慧看話禪的盤圭禪,進而探索道元思想的獨特性。小川教授在報告時還形象地用三種日式飯團類比了北宗禪、馬祖禪和石頭禪對自身佛性的認識。
東京大學助教一色大悟首先梳理了明治時期釋經傳統在時代背景影響下的變遷以及學界觀點的分歧,而後以大正時期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的第二、第三代教授木村泰賢和宇井伯壽兩位曹洞禪僧為例,分析了近代日本學者探究原始佛教的研究方法。
東京大學准教授兼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副所長柳幹康,梳理了白隱慧鶴實踐體系的大框架,分析了既往四類關於白隱實踐體系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之間的關係,最後探尋了白隱自身的修行體驗為該實踐體系建立所提供的背景。
京都芸術大學講師兼早稲田大學研究員兼京都大學共同研究員重田みち,回顧了鈴木大拙與久松真一將禪與日本文化聯繫起來所構建的文化話語體系,質疑並證否了鈴木與久松認為日本藝術中有禪特徵的這一主張,進而探索了近代日本禪學思想的特點。
專題三 現代禪
主持:吳疆
評論:蔣海怒
獨立學人喬根森博士嘗試擺脫對禪先驗性的認識,分析了學界將禪現代化並介紹到東亞以外世界的過程。喬根森博士梳理了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東亞地區的禪學情況及非東亞地區可獲取的相關文獻,回顧了日本禪學學者將禪向西方傳播以及適應現代日本受眾的努力,並且審視了以無著道忠為代表的禪學先驅著作以及其對後世禪學的影響。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桑維多指出鈴木大拙將以解讀公案為主的密參禪定義為經典禪,而將受真言宗影響並且強調身體作用的幻住派定義為禪宗異端。桑維多博士指出幻住派實則是中古日本禪的重要組成,並且對比分析了幻住派與其它中古禪宗及非禪宗中公案與呼吸吐納的關係。
維多利亞大學教授克里斯·戈托-瓊斯(譯名)(Chris Goto-Jones)提出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佛教生態慈護領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戈托-瓊斯教授梳理了以道元思想為代表的十三世紀禪宗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並認為該思潮是道教與佛教交互影響的結果。
專題四 禪僧與國主:禪之政治內涵
主持:克里斯·戈托-瓊斯
評論: 丁一
西北大學助理教授凱文·巴克魯 (譯名)(Kevin Buckelew)提出宋代宇宙君主的概念在佛教密宗及道教中的應用已得到充分的關注,而禪宗對於這一概念的應用卻少有研究。於是巴克魯博士著重分析了宋代禪宗文獻如何將禪僧作合理化為宇宙君主,以獲取宗教正統性以及上層社會的支持而非挑戰皇權。
深圳大學助理教授李曈指出《建中靖國續燈錄》構建了對和諧政教關係想象,即皇帝運用世俗權力推動佛教的傳播,臣子作為中介幫助皇權延及佛教,僧人則積極地用佛法來增加皇帝在塵世的權威和利益。並從史學角度分析了該想象的特點、成因及影響。
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王潔提出五代時期石頭宗受到南方諸政權支持而發展成為南宗禪門的主流,另一方面石頭宗的發展又鞏固了五代南方政權的合法性,適應南方的地方政治需求與民眾信仰狀況,由此石頭宗與南方政權形成互惠的政教關係。
專題五 義理
主持:張超
評論:索羅寧與李子捷
中山大學龔雋教授分析了《楞嚴經》對唐宋禪門頓漸思想的影響。龔教授提出北宗神秀系和南宗神會系均受《楞嚴經》影響,故而其中有部分頓悟的思想。同時指出唐代南宗主張頓漸相資但將北宗對立,而宋代則傾向於漸修扶持理悟以避免狂禪。
亞利桑那大學教授魏雅博(Albert Welter)將永明延壽作為禪宗在東亞漢文化圈內傳播的反映,對比中國禪宗、日本禪宗及朝鮮半島禪宗在義理方面的共識與分歧。並且探討了現代日本臨濟禪宗對禪的定義,以及其對中國及朝鮮半島禪宗實踐的影響。
蘇黎世大學教授斯坦內克(Raji Steineck)提出道元的論證由於其目的在於傳法而非開放式討論,該形式無法直接當做哲學文本來研究,而需要探索其在釋經學與哲學方面都令人滿意的解讀。斯坦內克教授以「有時」概念為例論證了這一主張。
專題六 尋章摘句
主持:尹性河
評論:黃繹勳
劍橋大學高奕睿 (Imre Galambos) 教授從手稿學和古文字學的角度,研究了斯坦因《六祖壇經》的抄本 (S.5475)及書脊備注,推斷其成書時間約為十世紀。解讀了敦煌禪宗文獻抄寫、轉錄和使用情況,其中包括抄寫人或群體的身份背景。
北京大學博士後通然探討了《觀心論》的敦煌、日本及朝鮮半島傳本之間的關係,發現敦煌本可分為三類,其中一類很可能作為達摩書流傳。此外,還發現日本傳本與朝鮮半島傳本內容非常接近,但日本傳本的抄寫錯誤與遺漏較多。此次傳本比較在以往基礎上納入了新近發現的金澤文庫殘卷本和韓國雞林府本。
根特大學博士生方洛杭 (Laurent Van Cutsem) 指出《景德傳燈抄錄》引用了現存《寶林傳》中已失傳的第十卷為例,並認為《祖堂集》中對懷讓的記載早在九世紀初《寶林傳》成書時已有流傳,而《景德傳燈錄》為與楊億序言保持一致而刪去了該部分。此外,還提出《祖堂集》相對忠實地保留了《寶林傳》中懷讓早年經歷的記載。
中國人民大學索羅寧教授分析了西夏華嚴禪文本的翻譯與流傳,並著重研究了西夏本《六祖壇經》《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等華嚴禪相關經典以及西夏洪州禪文本。對比西夏文與漢語華嚴禪文獻,探尋中國禪宗在西夏地區的流轉與傳承。
專題七 交火與跨境:互鑑與禪諍
主持:孔雁
評論:侯笑明、李華偉與湯姆·紐霍爾 (Tom Newhall)
愛丁堡大學博士生丁可含通過分析僧堂佈局、戒臘座位安排及巡堂問訊規程等,解讀宋元禪院儀軌中方位的意義。並指出了東回北轉的巡堂次序及主賓入席的位置,如何體現出禪宗儀軌將中國古代宇宙觀與佛教修行理想的有機融合。
亞利桑那大學吳疆教授為裴休編纂的黃檗希運著作《傳心法要》中「學道人」 這一概念的做文本與社會解讀。吳教授以裴休為中唐禪宗學道人群體的代表,通過核定《傳心法要》對「學道人」的描述,瞭解該群體宗教活動對其理解佛經的影響,進而分析學道人群體的背景與特點。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李春穎指出南宋朱熹等辟佛時儒佛之辯重點在於覺、心、性三者的關係,而理學與禪宗的根本差異在於是否有超越心與覺的最高本體 「天理」。而程門後學所強調的心的知覺作用與禪宗相近,於是儒佛之辯轉為儒門內部爭論。
海德堡大學博士後李察 (Stephan Kigensan Licha) 回顧了釋迦摩尼與大日如來關係的禪密之爭,並基於台密對法身概念的論證,提出圓爾辯圓及其弟子癡兀大慧等聖一派主張大日如來而非釋迦摩尼才是禪宗祖師。論述了癡兀對佛陀與修行者之身方面的禪密區分,引申至禪密之爭對後世日本禪宗發展的影響。
密歇根大學副教授安俊泳為曹溪宗性徹禪師的《禪門正路》提供了新的歷史解讀。性徹批判了曹溪宗創立者知訥頓悟漸修的主張,強調個人開悟體驗是唯一宗教權威,這在國家宗教權威缺失的背景下意義重大。此外,性徹還重新定義了頓悟的概念。
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金成郁研究了在禪宗衰而後興的朝鮮時代後期對於禪的論辯,其中包括了白坡亙璇與草衣意恂的爭辯,以及其後參與進來的雪竇有炯、優潭洪基和震河竺源,這充分展現了禪宗內部觀點的多樣性而非臨濟禪一宗獨霸。
專題八 以文字為階?:禪悟與文學
主持:葛玫 (Amanda Goodman)
評論:高奕睿
河南師範大學副教授李華偉通過探究大乘經論、天台教義以及惠成、皎然等禪修個案中天台止觀與語言三昧的關係,分析了「以文字誘入佛智」這一中晚唐江左詩僧群體文學現象的成因。同時還討論了禪宗與語言三昧的關係以作參照。
亞捷隆大學碩士生韋馬策 (Marcel Werbik) 分析了寒山詩在中國、日本及歐美的接受情況。提出寒山詩在中國的影響止於佛教內部,在日本得到廣泛重視其中白隱慧鶴等禪師還對寒山詩進行了佛教義理上的分析,而在美國被「垮掉的一代」奉為鼻祖。
法國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員張超討論了宋代禪林筆記類著作及特色。首先梳理了宋代禪言說體系中的文體,而後對比了筆記小說文體,最後分析了日本江戶禪學對宋代禪林筆記的汲取與發展,以及日本化的筆記對中國宋元禪文獻的再造和對近世中國宗教書寫認識的影響。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碩士生趙燕飛比較分析了《六祖壇經》敦煌本的三個深度翻譯英譯本,分別出自陳榮捷、揚波斯基(Yampolsky)和赤松(Red Pine),並指出深度翻譯為譯者的不同側重提供了空間。此外,這三個譯本還要放到二十世紀禪在西方傳播的背景下分析。
專題九 身份認同與網絡構建
主持:李春穎
評論:莫舒特 (Morten Schlütter) 與陳懷宇
上海大學黃繹勳教授回顧了在漢月法藏、靈巖弘儲以及僧鑒曉青與翼菴善酇三代三峰派禪師的引領下,嘉興真如寺在明末清初江南佛寺中的影響。漢月通過在真如寺設齋、設茶、超薦、問法以及講授《智證傳》與士大夫建立聯繫、獲取支持、復興真如寺。其二三代三峰禪師延續了與士大夫的密切聯繫。
浙江理工大學蔣海怒教授通過墓誌研究唐代世族夫人習禪風尚。首先分析了墓誌石刻文獻對於禪宗史學的意義,研究了世族夫人身份、日常形象和家庭角色,探討了這一女性群體的禪修實踐,最後剖析了世族夫人拒絕夫妻合葬的信仰方面的原因。
上海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孔雁探索了宋代曹洞禪師社會網絡的特點,以及該網絡在宋代曹洞宗復興運動中的功能。認為曹洞禪師社會網絡的發展多倚靠地方勢力,該網絡可以在法緣宗族內部被繼承和共享,士大夫與曹洞禪師的關係也在士大夫家族延續,並且士大夫不限於為特定宗師的弟子。
亞利桑那大學博士生張璐 (音譯)討論了宋代燈錄中對「應化聖賢」 的記載以及其對宋代禪宗開放性的反映。分析了燈錄的性質對應化聖賢風格的影響,例舉個案探究如何將人物敘述成適應禪宗理想的聖賢,而後按時間順序分析應化聖賢的發展。
復旦大學研究生張芾從歷史角度分析了《金玉編》,提出張士誠據吳時期禪僧仲銘克新將文學交遊作爲經營寺院的方式,與中央文官、地方士紳密切來往,竭力提高寺院聲望。積極參與到地方性社群中,政治傾向親近於張士誠政權。
斯坦佛大學助理教授米凱拉·姆羅斯 (Michaela Mross) 以兩份紀念總持寺開山祖師瑩山紹瑾的講式為例,即十七世紀在總持寺和永光寺使用的《佛慈講式》以及明治時期替代《佛慈講式》在總持寺使用的《洞上傳燈講式》。明治時期永光寺對《佛慈講式》也有改動。分析了這些講式在緬懷、獲取地位以及構建集體記憶方面的功用。
專題十 嚐禪
主持:斯坦里克
評論:葛利尹
夏威夷大學教授蒙葦 (Michel Mohr) 分析了《達摩多羅禪經》中對編纂者佛馱跋陀羅編纂的記載以及對安那般那念的記述。《達摩多羅禪經》將佛馱跋陀羅的出生地明確至那呵利城,意味著其為吐火羅人而非古印度人。該經對安那般那念的指導充分並未得到禪宗的充分重視,僅將其作為抬高禪宗淵源的方法。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生湯姆·紐霍爾認為看話禪與禪宗公案本身體現了對高級精神形態的賞鑒。禪作為鑒賞、體驗與感悟特定客體的方式,就如同欣賞美食一樣。但同時這種鑒賞體驗對主體自身規範與修煉也有相應的要求。
愛荷華大學副教授莫舒特重新審視了在其著作《禪如何成之為禪》(譯名)(How Zen Became Zen) 一書中有關默照禪與看話禪的討論。指出學界給曹洞宗掛上安靜與被動的標籤,其實並非曹洞一派的特質。而更多是受日本學界派系觀念的影響,歐美學界不斷重復這一對立分類的結果。
大英圖書館瀕危檔案項目負責人薛克 (Sam van Schaik) 分析了敦煌文獻藏語與漢語本《楞伽師資記》中對坐禪的記述,其中包括觀心、無念、問答以及部分淨土宗與密宗實踐。發現在九、十世紀的敦煌,禪更多意味著坐禪實踐,而禪作為宗派的概念則未提及。
聖奧拉夫學院助理教授尹性河探討了圓佛教創始人少太山對看話禪在公眾適用性方面的批判,以及在二十世紀早期的朝鮮半島佛教改革的背景下少太山對看話禪修行的重建。並提出少太山與白鶴鳴等著名禪師交流密切,其佛教改革與當時朝鮮半島佛教主流積極對話。
法國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侯笑明重新審視了禪數在坐禪文本學習以及坐禪實踐傳承與解讀中的重要性。不同於從單獨文本中習得義理,坐禪修習往往使用特定禪數文本組。此外,從中國佛教修習坐禪的角度入手分析,可以淡化經律論的文體劃分。
會議最後葛利尹副教授與陳金華教授總結致謝。本次會議因疫情於線上舉辦,從而會議展示彙報時間有限,各地參會者也受到時差影響。但在各方合力下,學者們在線上齊聚一堂、共同積極探討了重要禪宗議題,使得禪學研究的前景更加明晰。
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不同於以往大類佛學會議或東亞研究會議,而是專注於禪宗,為禪學立會,先驅性地為全球禪學學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充分交流的平台。與此同時,會議涵蓋了諸多重要禪宗禪學議題,其中包括禪宗發展史、禪師思想史、禪學研究史、佛教經典解讀、政教關係、禪文獻的流轉與傳承、禪宗與其它思想及傳統的關係、禪與文學,以及禪與社會關係。
此外,本次參會語言為中、日、英三種,該嘗試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學術文化多元性及各語種研究在禪學對話與討論中的話語權。與會者在地域、年齡、性別、信仰狀況及所處學術生涯階段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同時本次會議作為今年旭日全球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佛學菁英培訓班的組成部分,更是為青年學者提供了學習與展示的平台。如此,在致力於促進學術機會公平的同時,也促成了禪學交流碰撞的一場盛會。待疫情有所緩解,恢復線下會議,屆時會有更多禪專題年會及雙年會對禪學禪宗的發展做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