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seng yisu, zi nei ji wai: Dongya da shiye xia de Fojiao yu jiaoyu guoji yantaohui lunwen ji
亦僧亦俗、自內及外:東亞大視野下的佛教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Between the Sacred & the Secular, from the Internal to the External: Proceedings for the Conference on Buddhism & Education in the Pan-East Asian Context]
主編:釋妙江
副主編:陳金華、紀贇、釋寬廣、釋佛護
叢書:《五臺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II
ISBN:978-981-14-5714-2
出版年月:2020-05-01
出版社: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頁數:496
裝幀:平裝
本書作為“五臺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中的第二冊,為“亦僧亦俗、自內及外:東亞大視野下的佛教與教育國際研討會”中部份論文之結集。本次論文會議所收者,多為佛教教育這一關乎佛教未來發展之重要議題,其內容涉及“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亦僧亦俗”、“寺學與私學:自內及外”、“晚清至民國時期佛教與教育”、“近現代中展佛教與教育個案研究”以及“現當代佛教與教育:域內、域外”等方面,可以說是一次對於相關領域國際佛教學界研究成果的重要檢閱。
-
- 總序 五臺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
釋妙江 - 序 亦僧亦俗、自內及外:東亞大視野下的佛教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陳金華
- 總序 五臺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書系
一.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亦僧亦俗
-
- 1.1 從漢譯《阿含經》看佛陀的女性教育觀
黃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1.2 《內經》或《本草》一一道宣對中古醫藥的態度及其意圖
丁嘉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1.3 敦煌本《媚女緣起》中本土元素的社會意義
馬德(敦煌研究院) - 1.4 宋代天台教院的講授典籍與教學方式
安詳(普陀山佛學院) - 1.5 法眼宗觀機逗教的特點及其實踐
張琴(九江學院)
- 1.1 從漢譯《阿含經》看佛陀的女性教育觀
二.寺學與私學:自內及外
-
- 2.1 中古中國以佛寺為中心的知識孵育與傳播網絡
陳金華(加拿大UBC/首都師範大學) - 2.2 晉唐寺院的外語學習和中外文化交流
何方糴(華南師範大學) - 2.3 西方之明: 以西明寺寺學傳統為中心
湛如(北京大學) - 2.4 集後進以闡大猷: 晚唐文士張球寺學課徒活動考索
楊寶玉(中國社會科學院)
- 2.1 中古中國以佛寺為中心的知識孵育與傳播網絡
三.晚清至民國時期佛教與教育
-
- 3.1 近代居士與佛教教育
張佳(東南大學) - 3.2. 略論近代中國佛教教育的實踐特色
劉懿鳳(清華大學) - 3.3 佛教參與社會教育的方式和途徑:以民國時期佛教在監獄的宗教教誨為例
楊鳳芹(中國人民大學) - 3.4 智光法師與近代的佛教僧教育
邵佳德(南京大學)
- 3.1 近代居士與佛教教育
四.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教育個案研究:太虛與圓瑛
-
- 4.1 近代世界教育視角下太虛武昌佛學院僧伽教育探究
白冰(西北大學) - 4.2 漢藏教理院與抗戰救亡運動
暢孝容(重慶社科院) - 4.3 太虛大師的“佛教宗教師”思想一一兼論其僧信並建的制度構想與實踐
能仁(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 4.4 圓瑛大師的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活動
崔紅芬(河北師範大學)
- 4.1 近代世界教育視角下太虛武昌佛學院僧伽教育探究
五.現當代佛教與教育:域內、域外
-
- 5.1 “教”與“教”異:中國當代佛教教育之反思
段玉明(四川大學) - 5.2 1956-1966 中國佛學院的教育觀念世界:以中國佛教學院和漢藏教理院為背景
聖凱(清華大學) - 5.3 從宗教教育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探討佛教僧伽教育的雙重目標
何日生(英國牛津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5.4 從傳統禪宗寺院教育到高等學院教育的思想轉型:以臺灣法鼓山聖嚴法師創校理念為例
張梅雅(臺灣大學) - 5.5 日本的佛教教育與佛教教育學一一其歷史與課題
山口弘江(日本駒澤大學) - 5.6 佛教與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改革
吳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 5.1 “教”與“教”異:中國當代佛教教育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