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傳統與現代 ——台灣佛教寺院教育的變遷

協調傳統與現代 ——台灣佛教寺院教育的變遷

 

時間:2 月 17 日晚上 10:00(溫哥華)| 2 月 18 日上午 6:00(倫敦)| 下午 2:00(北京/台北)

 

按此瀏覽演講英文

按此瀏覽演講中文

 

概要:儘管在家群體的不斷介入被認為是佛教現代化的一個普遍特徵,但二十世紀另一個重要的變革則發生在中國寺院教育上。太虛等人倡導的改革方案曾被追捧為未來僧伽的摹本。而當中國大陸的僧伽發展一度中斷的時候,台灣佛教卻持續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二十世紀後半葉,不論在中國佛教會的領導期間還是之後,都有數家僧團創建了自己的教育模式。這些體系一般分為兩個層級,對應於現代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雖然這些院校同時接受僧人和在家學生學習,但並未受到世俗機構的教育認證。事實上,二十一世紀早年,高等教育法曾經開放,認可佛教研修院的高等教育。一些大型的佛教組織當時抓住了這個開放的機會,同時保留部分不接受認證的機構,由此造就了雙重的寺院教育系統。在這一系列發展過程中,更古老的“三壇大戒”始終延續,相對保持不變;即便戒律改良者在調整受戒儀式的種種要素時,它也仍然作為出家人僧伽教育的深層結構存在,由此有別於現代教育機構和在家人的參與形式。在多重的受戒、在得到與不得到教育部門認證的機構之間,台灣的僧團面對傳統與現代教育體系的張力,提出了多重回應並持續進行協調。這些協調應該讓我們停下來重新思考關於佛教現代性的一般理論。

關於演講者:
歐慧峰(Matthew Orsborn)是一位來自新西蘭的佛教研究學者。2000年他在佛光山受戒出家成為一名僧人,直至2017年。期間,他先後在香港大學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2012年)。其博士論文關注般若經典的倒置平行結構,已於近期正式出版,題為《早期般若經的結構與解釋:以交錯理論為分析》(2022)。除此,他還發表過數篇其它佛教經典中交錯現象的研究。馬修的另一項重要成果是基於巴利文、梵文和漢文文獻的研究:《老牌空性─空性敘述中之詮釋、批判與傳承》(2016),挑戰了學界對印度佛教空觀的主流敘述。在印度佛教文學與哲學之外,歐慧峰在當代中國(台灣)佛教傳統中的親身經歷也激發他在近年轉向中國佛教僧團的受戒、教育與僧院生活等方面的研究。他曾先後在中國大陸與港台、澳洲、泰國和英國執教,目前是牛津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係的院友。

與談人:

道格拉斯·M·吉爾多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佛教專業助理教授。2016-18年間,他曾受到聖嚴基金會的支持,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宗教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

吉爾多博士的研究興趣集中在現代中國佛教的思想與制度變遷,近年關注的專題包括舍利崇拜、肉身舍利、禪宗史學史、儀式、僧團生活及思想史等,相關論文曾先後發表在《亞洲專刊》、《中國宗教》、《中國宗教研究》、《佛學研究》、《宗教與中國社會評論》等專業期刊上。另英譯過兩部佛教研究著作。

黃思浩先生畢業於美國康納爾大學,主修計算機工程與經濟學。2010年起,他為慈濟基金會工作,先後與聯合國各分支機構合作,協調四川、福建、尼泊爾、海地等地災後的應急救援、長期重建,以及慈濟基金會國際志願者群體的發展與教育等項目。現任慈濟基金會精實企劃室主任,並為靜思精舍清修士。

 

關於 “印證佛學系列講座”:
印證佛學系列講座於2021年9月啓動,是由北京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Inalco(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大學合作開展的。該系列講座是為了致敬慈濟創始人證嚴上人及其導師印順長老(1906–2005)而設立,旨在促進相關課題的佛學研究。

 

按此下載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