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 月 17 日晚上 10:00(温哥华)| 2 月 18 日上午 6:00(伦敦)| 下午 2:00(北京/台北)
按此浏览演讲英文
按此浏览演讲中文
概要:尽管在家群体的不断介入被认为是佛教现代化的一个普遍特征,但二十世纪另一个重要的变革则发生在中国寺院教育上。太虚等人倡导的改革方案曾被追捧为未来僧伽的摹本。而当中国大陆的僧伽发展一度中断的时候,台湾佛教却持续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二十世纪后半叶,不论在中国佛教会的领导期间还是之后,都有数家僧团创建了自己的教育模式。这些体系一般分为两个层级,对应于现代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虽然这些院校同时接受僧人和在家学生学习,但并未受到世俗机构的教育认证。事实上,二十一世纪早年,高等教育法曾经开放,认可佛教研修院的高等教育。一些大型的佛教组织当时抓住了这个开放的机会,同时保留部分不接受认证的机构,由此造就了双重的寺院教育系统。在这一系列发展过程中,更古老的“三坛大戒”始终延续,相对保持不变;即便戒律改良者在调整受戒仪式的种种要素时,它也仍然作为出家人僧伽教育的深层结构存在,由此有别于现代教育机构和在家人的参与形式。在多重的受戒、在得到与不得到教育部门认证的机构之间,台湾的僧团面对传统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张力,提出了多重回应并持续进行协调。这些协调应该让我们停下来重新思考关于佛教现代性的一般理论。
关于演讲者:
欧慧峰(Matthew Orsborn)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佛教研究学者。2000年他在佛光山受戒出家成为一名僧人,直至2017年。期间,他先后在香港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其博士论文关注般若经典的倒置平行结构,已于近期正式出版,题为《早期般若经的结构与解释:以交错理论为分析》(2022)。除此,他还发表过数篇其它佛教经典中交错现象的研究。马修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基于巴利文、梵文和汉文文献的研究:《老牌空性─空性叙述中之诠释、批判与传承》(2016),挑战了学界对印度佛教空观的主流叙述。在印度佛教文学与哲学之外,欧慧峰在当代中国(台湾)佛教传统中的亲身经历也激发他在近年转向中国佛教僧团的受戒、教育与僧院生活等方面的研究。他曾先后在中国大陆与港台、澳洲、泰国和英国执教,目前是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的院友。
与谈人:
道格拉斯·M·吉尔多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佛教专业助理教授。2016-18年间,他曾受到圣严基金会的支持,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宗教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吉尔多博士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现代中国佛教的思想与制度变迁,近年关注的专题包括舍利崇拜、肉身舍利、禅宗史学史、仪式、僧团生活及思想史等,相关论文曾先后发表在《亚洲专刊》、《中国宗教》、《中国宗教研究》、《佛学研究》、《宗教与中国社会评论》等专业期刊上。另英译过两部佛教研究著作。
黄思浩先生毕业于美国康纳尔大学,主修计算机工程与经济学。2010年起,他为慈济基金会工作,先后与联合国各分支机构合作,协调四川、福建、尼泊尔、海地等地灾后的应急救援、长期重建,以及慈济基金会国际志愿者群体的发展与教育等项目。现任慈济基金会精实企划室主任,并为静思精舍清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