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orest of Knowledge – Conference Report by Zhang Liming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张利明(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2021-12-23 14:09 篠原亨一(Kōichi Shinohara [1941-])教授是享誉世界的东亚佛教研究专家,长期执教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从2004年开始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此退休。篠原先生从事学术研究迄今已逾半个世纪,深刻启发和影响了中国佛教研究、东亚佛教研究以及对圣(徒)传作跨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 篠原先生的著作涉及诸多课题,包括中国佛教僧传、僧院制度以及佛教叙事文学,特别是著名佛教史家、律学专家道宣及其合作者道世的著作。此外,篠原先生还与葛然诺(Phyllis Granoff)教授合编了为数众多的极具影响力的论文集。其代表作《咒语、圣像和曼荼罗》被公认为是一部立足汉文佛教文献、梳理早期密教仪轨衍变过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作,甫一出版即荣获具有汉学诺贝尔奖之誉的“儒莲奖”(Prix Stanislas Julien, 2015)。 为了庆贺篠原先生八十华诞、致敬先生的学术成就,突显先生在中古东亚佛教文本和图像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旭日全球佛学网络、耶鲁大学、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之学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筱原亨一先生(Koichi Shinohara,1941-)伞寿庆贺会”。会议于2021年10月14-16日举办,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府的四十多位嘉宾和学者相聚线上。其中三十九位学者发表了演讲,围绕七个主题分八组展开讨论。 篠原亨一教授(右)与葛然诺(Phyllis Granoff)教授(左)伉俪 会议开幕 会议伊始,耶鲁大学的葛利尹(Eric Greene)和韩森(Valerie Hansen)教授、浙江大学孙英刚教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代表举办方发表了简短的欢迎辞,对篠原先生的八十华诞表示了祝贺,对与会嘉宾、学者的参与和支持表示了感谢。紧接着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贺寿视频,回顾了篠原先生学术生涯的点点滴滴,汇聚了来自朋友、同事、学生和与会学者的祝贺与祝福。 葛利尹(Eric Greene)教授(上左)、韩森(Valerie Hansen)教授(上右)、孙英刚教授(下左)、陈金华教授(下右) 随后,篠原先生的老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萧本(Gregory Schopen)作了主旨演讲,探讨了印度早期和中世纪佛教中的行像仪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和法显、玄奘西行游记的分析,梳理了印度行像仪式的起源与传统,认为法显和玄奘游记中行像仪式的记载与当时印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的流行有关。萧本指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等中世纪文献中不仅记载了行像仪式,还提及了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弥补了中国僧人游记记载的不足,为探究印度寺院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萧本(Gregory Schopen)教授 洞窟营建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佛教石窟的营建,由圣凯法师主持,罗柏松(James Robson)和衣丽都担任评议人。 首先从哈佛大学汪悦进的报告开始,他对云冈石窟中表现冥想场景的雕刻进行了剖析,深刻阐释了“视觉叙事”这一概念。他指出,尽管绘画和雕塑的表现通常与文本叙事相关联,但石窟中不同叙事场景的组合却无法还原到具体文本中。相反,视觉叙事有自己的逻辑,可以通过潜在的叙事线索,把由不同文本拼凑而成的场景融合联系在一起。 北京大学的韦正则从云冈石窟研究中最基础的年代学问题入手,对云冈石窟营造的时空顺序进行了重新探讨。他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云冈不同洞窟开凿过程中的共时性,努力回归云冈石窟营造的历史“现场”,突破了以往“单线式”的分期排序方式,提出了新的分期方案。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衣丽都以主持云冈石窟开凿的昙曜所译《大吉义神咒经》为例,探讨了云冈石窟营建过程中译经与造像的关系。她讨论了《大吉义神咒经》的翻译及其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意义,重点比较了该经与云冈第二期洞窟造像主题、宗教实践等方面的关系,揭示了其对云冈石窟造像和礼拜仪式的深刻影响。 西北工业大学的石建刚将目光转向陕西子长钟山石窟,通过对第10窟造像、洞窟形制等的整体研究,揭示了该窟与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切关系。结合石窟的地理位置和营建背景等因素,认为该窟因宋夏战争而兴建,是宋夏战争背景下北宋沿边安定堡汉蕃军民共同营建的一座护国万菩萨堂,肩负着护国佑民、抚慰汉蕃军民心灵创伤、凝聚人心等一系列特殊使命和功能。 浙江大学的张利明则关注敦煌石窟中著名的舍身饲虎故事。他转变视角,利用早期汉译佛经和北凉法盛译本,恢复了舍身饲虎故事在犍陀罗和中国汉晋时期的具体面貌与作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本生故事在犍陀罗构建世界佛教中心过程的作用。他认为该故事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得益于中国文明的接纳和因地制宜地不断整合与重塑,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圣凯教授(上左)、罗柏松(James Continue reading

Spirit-Writing and the Study of Spirit-Writte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Workshop: Huizhi Wang’s Report

Student Reflection on the 2021 Spirit-Writing and the Study of Spirit-Writte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Workshop   Huizhi Wang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October 27, 2021   The “Spirit-Writing and the Study of Spirit-Writte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was a four-session online workshop as Continue reading

研讨会︱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研讨会︱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   剑桥大学 黄君榑 2021年11月12日   我们现今对世界的认知与过去大相径庭。当中不变的,是每个时期的人们皆会通过个人的想象与解读,尝试以艺术或文本等方式来描绘自己所理解的世界是如何营造的。东亚佛教作为其时一个最为庞大的意识网络,构成无数个自成体系却又互涉关联的世界观与宇宙观。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回头研究昔日传统对世界营造的观念,除了揭示并挖掘此一体系中一脉相承的诸种解读外,亦同时借此机会塑造并发现新的可能。 “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旭日全球佛学网络的支持下,通过统筹方“拔地入云:佛教与东亚宗教”项目与主办方美国哈佛大学的共同协作,于八月十四至十六号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府共三十二位学者相聚线上,就此主题展开跨领域的交流与汇报。会议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的汪悦进教授致简单的欢迎词后正式展开,并以七个主题分作九个部会(panels)。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教授(左)、美国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 (右)   窟界洞见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为佛教洞窟内经由壁画与塑像所构建的世界。敦煌研究院的赵晓星以敦煌石窟中佛教宇宙的呈现为题,为此部会拉开序幕。赵晓星以佛教宇宙的呈现形式将敦煌石窟分作四个时期,并通过对壁画图像与佛教典籍的严谨比对,提出其背后反映了人们从严格遵循佛经所描述的内容,过渡到最后注重个体的需求与想象来创造世界,揭示了个体意识在窟寺建造传统中的逐渐觉醒与加强。 日本横滨美术大学的滨田瑞美则针对敦煌莫高窟中释迦摩尼佛土的刻画,提出其实则是参照了《维摩诘经》而构建出的一处完美无瑕的佛土。滨田瑞美之后通过将之与另外三大佛土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出释迦摩尼佛土所刻画的北壁,实为石窟内部空间中的东面,为古代印度视野中中国的所在方向。 敦煌研究院赵晓星研究员(左)、日本横滨美术大学滨田瑞美教授(右)   风花佛界 紧随其后的第二个部会,将关注点转到了佛教世界中的风花声乐。四川大学李翎的讨论围绕般遮翼与琉璃琴展开,并指出两者所共同出现的第三十三天,实则为一处具有爱欲激情的世界。当中乐师开启问佛之门的描述,呼应了佛教以舍离调戏从而达至灭除烦恼的法门。乐师与帝释两者所问的问题,亦涵盖了从情歌与争斗等俗情向圣域转变的暗喻。 福建师范大学的李小荣所关注的是佛教放生会社在发展过程中所促进的文人创作传统。因技术性原因,文章由其研究生林素坊代为宣读。通过将中国古代佛教放生会社分作三期进行讨论后,李小荣集中展现了在明清时期放生文本中禅净合一与显密合慈的宗教生活各貌。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康杰夫(Jeffrey Kotyk)追溯了月亮在早期印度佛典中的形象脉络,并将之与中国宇宙观中的太阴并行阅读,揭示了其在中国佛教世界观中作为天体与女神并存的多面貌,提出其可能为后期水月观音等神祇的演变与传统由来。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的乐羽音(Francesca Tarocco)从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入手,揭示出其中绘画所反映的是人类与动物皆为平等的佛教观念,为其时更关注众人平等的思想潮流中的先驱。将动物提高到与人相似的高度,亦与后世的广义人本主义相似。 四川大学李翎教授(上左)、福建师范大学林素坊(上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康杰夫博士(Jeffrey Kotyk)(下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乐羽音(Francesca Tarocco)教授(下右)   网络世间 会议首日的最后一个主题以跨区域的角度,讨论由各时期诸群体间构建出来的交流网络,并探索由此而形成的各个世界体系。清华大学的李怡淙追溯了犍陀罗四角披肩样式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图像元素,是如何在吸收了如伊朗与印度等区域的风格样式后,先后传播至中亚与东亚各国,并形成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样式。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杨效俊将焦点从敦煌拓展至长安与奈良等地,提出在武周时期三个地方的窟寺或佛殿等建筑的内部空间,均有着一种以中心原点展开的对称性与向心性,除了象征着四方佛国外,亦作为一种佛教仪式演习的空间,使礼拜对象与群体之间可以交互并关联起来。 参与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项目的王翔重点考察了十世纪以前丝路中亚段的佛教图书馆经藏,并讨论了其与其他印度佛教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匈牙利罗兰大学的沃罗斯(Erika Voros)则集中分析了东亚三国之间普陀信仰层面的差异,通过思考此种差异的背后所反映的各地本土信仰模式的不同,进一步解读各自形成转变的背景与原因。 美国俄克拉玛大学威尔森(Sara Wilson)的研究则带领我们返回近代,讨论了日裔美国人的佛教社区是如何处理世界营造想象的,并提出此一尝试除了是为了对僧院系统进行转化外,亦是为了在白人至上主义的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法门。 清华大学李怡淙(上左)、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上中)、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项目王翔教授(上右)、匈牙利罗兰大学沃罗斯(Erika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