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藏山海:
地方史到全球史的“多圈層背景化”視閾中的佛教中國化
2024年8月18-21日
廈門,南普陀
現向各界學者誠摯徵稿!
閩南名藍廈門南普陀寺既具千年悠久之歷史,在二十世紀佛教現代化進程之中也具有特殊之位置。尤其是其所興辦之閩南佛學院,非僅為現代僧界制度革新、新派現代佛教高等教育之先驅,更因與太虛大師等民國僧界領袖之聯繫從而成為了漢傳佛教千年鉅變之見證者。南普陀寺與閩南佛學院既具國際性,同時也是閩南僧團弘法與修行特徵之標誌,因此成為融合佛教地方性與國際性特點之絕佳例證。
正是基於南普陀寺與閩南佛學院之特殊歷史與現實地位,本次研討會將由北京大學佛教藝術與典籍研究中心與南普陀寺主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研究項目協辦、閩南佛學院承辦。此次研討會將於2024年8月18-21日(18日到達、19-20日會議、21日賦歸)於福建廈門閩南佛學院舉行,以此來考察佛教全球史與地方史等諸多層面之問題。
佛教從誕生之日起,即為帶有全球化特徵之宗教。它從中印度開始向各個方向拓展,並且穿過中亞腹地一直傳到了東亞。在此過程中,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這兩種主要傾向,一直相伴佛教傳播過程始終,形成了一種全球在地化或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的奇妙現象。
除此之外,對於佛教研究而言,也應該注意“多圈層背景化”(multi-layered contextulization)的研究方法。也即在不同層次上,完成從佛教地方史、區域史、國別史、全球史的逐層推進與相互結合。一方面,佛教史的研究離不開微觀史的構建,否則就容易失之於寬泛。再宏觀的研究,都需要地方與區域歷史的精細梳理;但與此同時,也應有更為宏大的視野與格局,方能理解地方性事件背後的全局性深層含義。
佛教中國化是以非常漫長與複雜的過程,值得從不同視閾作多層次、跨學科與多媒介的研究。融會在地化與全球化,從地方史到全球史的“多圈層背景化”是一個值得探討與嘗試的研究佛教中國的嶄新路徑。職是之故,本研討會組織者希望海內外學者從這些新的角度來探討佛教中國化,以及中國化後的佛教如何實現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本次會議的研究範圍包括,但不限於:
- 閩南佛教專題研究;
- 佛教區域史與地方史研究;
- 漢傳佛教明清以降的全球化進程研究;
- 清末民初的漢傳佛教現代化研究;
- 漢傳佛教的全球化與現代化關係研究;
- 域外漢傳佛教的新史料與研究新視野;
- 漢傳佛教的海外分支與祖庭研究;
- 佛教的現代化與全球化前景研究;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佛教傳播與文明互鑑等。
會議組委會歡迎任何相關主題研究之投稿。與會之相關費用,包括會議期間食宿費用,將由會議組織方承擔。會議組織方也將視資金之寬裕度,為有需要之與會成員提供全額或部分旅費津貼。研討會後將出版中英文論文集。2024年7月底前有把握完成論文初稿,並在2024年11月底前能夠完成出版水準論文的學者,歡迎申請與會。有意參會者請將參會論文摘要與個人簡歷於2024年4月15日前電郵至frogbear.project@ubc.ca。
本研討會是作為我們項目的年度佛學菁英班的一部分而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