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星期三)- 北京/台北时间早上8点
UBC 亞洲文化中心 604室(温哥华)
本讲座将以英语进行,并透过Zoom直播。
Zoom 注册: https://ubc.zoom.us/meeting/register/NNGKkzFFQqmo1twanJ1nAA
摘要:
自布诺夫(Eugène Burnouf)与烈维(Sylvain Lévi)以降,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对加德满都山谷尼瓦尔佛教的评述多半抱持负面观点,常以「颓废」、「受印度教污染」等语形容其传统,甚至认为其已陷入不可逆转的衰微状态。此一论调长期主导相关研究,致使不少学者对尼瓦尔佛教视而不见,亦鲜少将加德满都山谷纳入南亚佛教发展史的整体脉络之中。诸多学者更曾预言尼瓦尔佛教终将式微,理由多指其根深蒂固的种姓结构、社会保守性,以及百余年前传入尼泊尔、带有改革倾向的上座部佛教所构成之强大竞争压力。此外,尼泊尔现代国家体制中对印度教的长期倾斜与政策偏颇,也常被视为抑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过去十年间,尼瓦尔佛教社群内部却涌现出一股出人意表的振兴动能。其核心仍系于大乘—金刚乘的教义与仪式实践,而此番复兴之风,乃由年轻一代的佛教金刚阿闍梨(vajrācārya)与学者所引领。在他们的努力下,宗教生活焕发新貌:灵修倡议蓬勃兴起,制度架构亦持续革新,对性别与种姓的传统观念亦出现松动。此一转变,获得本地富裕商贾、新兴地主阶层,以及遍布海外的侨民社群之广泛支持,使尼瓦尔佛教在近十年间展现出罕见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本次演讲将回溯尼瓦尔佛教自殖民时期以来所受的贬抑与边缘化历程,进而描绘其当代重构与复兴交织而成的历史现场,并特别聚焦于此一变局如何具体体现在蓝毗尼新近落成的一座非凡尼瓦尔金刚乘佛寺之建设过程中。演讲最后将指出,此次振兴所牵涉的多重因素与力量交错,或可为理解当代佛教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历程,提供崭新的视角与深具启发性的比较框架。
关于演讲者:陆涛(圣十字学院和哈佛大学)
陆涛(Todd T. Lewis)教授早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严谨学术训练,并于1984年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Ph.D. in Religion)。其学术取向素以跨领域整合为旨归,融汇人类学、宗教史与印度学(Indology),展现深厚的比较研究视野。专长领域为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中尼瓦尔佛教之研究,对佛教叙事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佛教形象再现,以及商业阶层在佛教历史中的角色等议题,皆有深刻剖析与广泛著述。
1979至1982年间,陆教授曾长期居住于加德满都市中心阿散托尔(Asan Tol)地区,进行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其后又三度获美国教育部「富布赖特—海斯计画」(Fulbright-Hays Program)资助,于1987年、1997–1998年及2012年重返尼泊尔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亦曾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及美国哲学学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等知名机构之研究资助。 2011年,荣膺古根汉基金会(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研究奖助,为其学术成就再添殊荣。
除逾四十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与学术论集外,陆涛教授亦着有数部专书,深受学界重视。其首部专著《尼泊尔的民间佛教文本:尼瓦尔佛教的叙事与仪式》(Popular Buddhist Texts from Nepal: Narratives and Rituals of Newar Buddhism,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0年),为研究尼瓦尔佛教之经典之作。另一重要著作为与加德满都学者苏巴纳·曼·图拉达尔(Subarna Man Tuladhar)合译之《佛陀传诗:吉达达·赫瑞达亚〈妙香如来〉》(Sugata Saurabha: A Poem on the Life of the Buddha by Chittadhar Hridaya of Nepal),该诗作为二十世纪尼瓦尔语文学的代表作品。译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后,荣获当年度「沼田智秀佛教研究杰出著作奖」(Toshihide Numata Book Prize),并于翌年获「钦哲基金会佛教翻译杰出贡献首奖」(Inaugural Prize for the Outstanding Translation in Buddhist Scholarship)。该译作目前由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ress)于全球发行。
关于谈人:
待定
关于 “印证佛学系列讲座”:印证佛学系列讲座于2021年9月启动,是由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Inalco(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亚非学院,伦敦大学、南京大学、东京大学与台湾大学等多所大学合作开展的。该系列讲座是为了致敬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及其导师印顺长老(1906–2005)而设立,旨在促进相关课题的佛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