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入云”者,拔取田野资料以汇入云端之资料库之谓也。顾名思义,田野调查研究在本计划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此一途径对于定位并登录不为人知或少为人知的材料非常关键,它也将使参与者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丶政治丶经济丶与宗教背景之中来诠释我们的资料。在东亚宗教研究的领域之内,考古发现长期以来一直催生着全新的洞见。拜电子化之赐,距其源头数千里之外的学者们已经可以利用这些数量庞大的资料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如果诠释者对资料编纂或流通的背景不熟悉,从而将资料从生成这些资料的背景之中剥离出来,这就会有对之误读或“过读”(过分解读)的严重危险。本研究计划的参与者所要处理的藏外资料,其类型包括碑铭丶雕像以及地方志,这些资料对于我们彻底重估东亚宗教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资料不仅包含有在藏内资料之中没有的信息,而且它们依然“活在”某些背景之中。实地调查的另外一个重要好处,就是它可以使参与者得以认知,众多地方性的社群是以何种方式而使具有跨地域重要性的藏内资料产生意义的,并且这些藏内资料又如何赋予地方社群以意义。这些在目前大多数数据平台之中都无法看到。
我们倡议的这个计划将会检视包括写本丶碑铭丶图像资料丶家谱丶以及地区丶寺院与圣地的方志。这其中有些乃是独立成篇的,而其他则收录在地方的资料集成或图书馆之中,或者甚至只是收录在少有人知的另类藏经或只在地方传播的藏外资料之中。长久以来,自从在敦煌藏经洞以及其他名气稍逊的华北诸地历史性地发现了诸多文献与图像资料以来,新的文献与图像资料不断涌现,令学术界欢欣鼓舞。我们的团队计划参与研究保存在日本古寺中的珍本写经。这其中很多都没有收录在现今任何一部刊本《大藏经》中。我们还将探究数量庞大的黑水城汉文资料与图片,并研究其产生与流通的特定西夏背景。
除了这些相对知名但还未见充分研究的搜集品之外,还有不少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比如在云南发现的的阿咤力教典籍,以及在佛寺丶道观丶与私人家里发现的大量写卷,这些写经或存于乡村,或藏身雕像之中。而其他珍贵的资料则主要藏身于四类数量庞大的文献之中:地方志丶家谱或族谱丶档案文件丶以及宗教专家私人收藏的写卷 (最后一类可能最能让研究者心旌荡漾)。对于理解宗教修行实践与思想系统,石刻材料的研究也前景广阔。除了北京郊外的房山石经,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在摩崖丶洞窟石壁以及单独竖立的碑铭之上的单本佛丶道教刻经。在朝鲜与越南也有很能说明问题的碑铭材料,但迄今却一直局促于学术的边缘,乏人问津。并且在当代对中国地域丶经典丶与图像的研究之时,几乎从未对之作平行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