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及其他形式的宗教,是中国文明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佛教研究为例,其如同学术世界中的十字路口,中西交通、艺术史、政治史、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等领域,都与之交汇在一起。推动和拓展佛教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对于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然而,由于种种现实和思想上的原因,佛教及相关宗教的研究,在中国并未提到与其地位相应的高度。就佛教研究的一些分支而言,佛教中古史是中古史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然而它却是中古时代最为重要的文化、思想、信仰元素;中西交通的研究中,佛教也非常重要,然而中文著作中鲜有深入探讨中亚等域外部分对中国自身影响的尝试;就佛教戒律、教义、寺院生活等等方面,也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佛教思想在大陆体制中被纳入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不过这只是现代学科机械划分的结果。在国外,佛教研究(Buddhist Studies)和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佛学(Buddhology)和汉学(Sinology)是并驾齐驱的两大领域,由此可见佛教研究的巨大学术前景。 虽然这些年,中国学界关于佛教及中国宗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域外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或许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也能够促进国内外学界的交流和彼此认识。有一些领域,更是值得拓展和介绍,比如希腊-巴克特里亚、贵霜时期的佛教,西方的研究相对丰富得多,而这部分却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重要的“酝酿”时期,不但对于佛教,而且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文明自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域外研究丛刊》大型海外学术研究翻译丛书的第一个系列,《域外研究丛刊:佛教与东亚宗教》旨在以传译域外佛教研究为主,也同时引进西方其它相关宗教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让中国读者更多地了解西方学界丰富的研究成果,改变目前令人失望的欠规划、缺规模、重复生产、缺乏创新的局面。我们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对许多领域和学科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