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su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with Princeton: Program Full Review Report by Liu Yisi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普林斯頓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回顧   清華大學 劉易斯 2020年9月27日   2020年6月26日至7月15日,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圓滿舉辦。菁英班項目得到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的慷慨支持,由「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研究計劃統籌管理,每年暑期在旭日佛學網絡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的合作院校輪流舉辦,面向全球募選青年學者,為新一代僧俗佛學研究者構建跨文化、多學科的交流平台。本屆菁英班由普林斯頓大學承辦,Vicky BAKER 女史、Carol LEE 女史組織操持,匯集來自五湖四海的四十名青年研究者,以線上形式開展。 項目以沈痛默哀開啟,悼念牛津大學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教授溘然長往。繼而,諸位課程主講教師先後發言,回顧以往與菁英班項目之因緣,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演講提要,並且致謝項目贊助人和組織者,對參與項目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學員們分別自我介紹,在“雲上”匯集一堂,在即將到來的密集的課程中,聆聽前沿學者授課,相互學習,協力進步。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項目不得不在線上展開,這即是挑戰,也是探索。這種動態媒介,幫助我們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跳出舒適圈,思考更具創造力的解決方案。 菁英班第一階段(6月27日至7月3日)由劍橋大學高奕睿(Imre GALAMBOS)教授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Jinhua CHEN)教授主講。 高奕睿教授為正式課程拉開序幕,以「傳統、創新和互動:中古中國佛教寫本文化」為題,介紹9世紀新形寫本、寫本的回收利用、書體、中國寫本中的西藏因素,並與學員共同研讀寫本題記。絲綢之路其實是一個抽象概念,並非一條路,而是一張網絡。我們總是強調東西交流,而忽略了南北,敦煌其實在兩個空間之間,西藏對於敦煌的影響乃是重要議題。教授討論文書印刷傳統、書寫工具、紙張回收等種種變化,引導學員思考其原因:什麼驅動了這些改變?發明還是傳播?內部發展還是外部影響?大量文書實例幫助學員快速瞭解到了基本分析方法。 陳金華教授以「佛教的跨界域和跨文化傳播」為題,介紹武周帝國與安史之亂、九宮與五行、智慧輪與晚唐密教、東亞佛教的邊地情結等歷年精華議題。例如,關於邊地情節的研究,為學員們開啟新的研究視角:將東亞作為一個整體,只要存在發源與邊緣的區別,就可以此框架審視其間互動,如聖地、祖譜、舍利、塔等。也可用於解釋單個佛教傳統中地方和中央的轉化,乃至理解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從教授的講座中,學員學到更重要是其治學態度:做自己感到有熱情的題目,尋找新材料和解釋,有證據、有勇氣、能堅持。 第一階段穿插四次講座,均是諸位報告者最新研究成果。普林斯頓大學 Jacqueline STONE 教授講授「凡人佛性:反思日本天台和日蓮之路徑」,清華大學聖凱教授講授「淑世主義、具象化與禮制化:漢傳佛教信仰建構的三種歷史特質」,康奈爾大學 Anne BLACKBURN 教授講授「巴利世界的治理,1200-1500」,牛津大學 Ulrike ROESLER 教授講授「西藏的佛寺與堪輿:以熱振寺為例」。 「佛教在亞洲及亞洲之外的傳播暨福安敦先生(1940-2006)八十冥誕紀念研討會」在項目期間舉行(7月4日至6日)。學員得以聆聽全球三十餘位知名佛教學者,就「佛教藝術」「敦煌」「禪」「佛教與政治」「跨界域傳播」「文本傳播」「佛教與他教」等主題,發表演講、評議和討論。 菁英班第二階段(7月7日至14日)由普林斯頓大學太史文(Stephen TEISER)教授和哈佛大學汪悅進(Eugene WANG)教授主講。 太史文教授以「中古中國佛教儀式」為題,介紹敦煌佛教患文。教授列舉頗多實例,講解敦煌卷子從「生」至「死」的生命週期,從平仄格律分析到音譯意譯選擇,細緻入微地演示釋讀、翻譯方法。學員們都得到機會展示其翻譯習作,教授一一點評,並提出意見,這樣直接交流的機會,實在難能可貴。 汪悅進教授講授「中國佛教美術」。佛教美術融入了大量的腦力活動,是以嚴密邏輯創造視覺程式的過程,故而顯得如此特殊。通過介紹大同雲岡38窟、洛陽敬愛寺、敦煌莫高217窟、扶風法門寺地宮、丁雲鵬禪畫等典型實例,闡釋「線性敘事」「地形學」「幻鏡」「時空」和「透視」,五種閱讀佛教美術的方法。課程詳盡地展示推理過程,循循善誘,抽繭剝絲,直至真相大白,有如閱讀偵探小說。學員也認識到,好的藝術史學者應善於比較,找出不尋常之處。最後,眾人有幸聆聽法師共同唱誦《心經》,讓授課內容在佛法喜樂中得以升華。 項目期間共舉辦了四場青年學者論壇,十三位學員發表論文,授課教師評閱,學員共同討論。論壇分別以「跨界域」「教條與文本」「佛教實踐」和「藝術與文學」為主題,由陳金華教授、北京大學研究生張含悅、Jacqueline Continue reading

Glorisu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with Princeton: Program Full Review Report by Wang Chenyi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普林斯頓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全程回顧   四川大學 王琛懿 截圖 Carol Lee 2020年7月17日   2020年6月26日至7月15日,由普林斯頓大學承辦的“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首次採用線上會議的方式,依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FROGBEAR)研究計劃以及旭日國際佛學網絡(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的支持,於“雲中”圓滿舉辦。 此菁英班項目發軔於2018年,每年暑期由旭日佛學網絡合作院校(包括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學、漢堡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輪流舉辦,延請佛學大家授課,為全球有志於佛學研究的青年學子搭建起視野廣闊、文化多元的學習與交流平臺。 庚子多舛,大疫無情,COVID-19肆虐全球,為菁英班項目的舉辦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是,既懷問道之心,孰雲山海難越?普林斯頓大學、撥地入雲項目與旭日國際佛學網絡通力合作,在 Vicky Baker、Carol Lee 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組織和安排下,採用線上授課、郵件溝通的方式,真正做到了撥地入“雲”,使得此次菁英班項目在網絡雲端成功舉辦。 此次普林斯頓暑期密集型菁英班為期三週,安排了密集課程、學術講座、會議研討、學生論壇、茶歇交流環節,面向全球募選了40位投身佛學研究的青年學子,他們分別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所大學,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因為身處時區不同,電子屏幕前,有人沐著晨光,有人伴著月色。但是,學子均祛衣受業、研精致思,師長皆春風桃李、澤披後學,師生們的向學問道之心不以時空為阻隔。   有朋自遠方來 2020年6月26日,太平洋標準時間(PST)早上7時,身處世界各地的學員和老師們一同進入網絡虛擬房間,共聚雲端。 令人悲痛的是,原受邀授課的牛津大學 Stefano Zacchetti(左冠明)教授因感染COVID-19而英年早逝。首先,參與此次菁英班的全體師生皆肅容默哀一分鐘,以示哀慟與追懷。接下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陳金華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 Stephen Teiser(太史文)教授、英國劍橋大學的 Imre Galambos(高奕叡)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 Jacqueline Stone 教授、 清華大學的聖凱法師、哈佛大學的 Eugene Wang(汪悅進)教授以及康奈爾大學的 Anne Blackburn Continue reading

2020 Tianzhu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with McMaster: Program Full Review Report

Click here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2020年天柱國際密集型佛學培訓班課程報告   朱品岩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藝術史博士候選人 2020年8月30日   2020年8月上旬,時值北美新冠疫情,原計劃在McMaster 大學舉辦的佛學培訓班轉入線上,順利開展。至此百年未遇之變局,有幸與諸位師長和同學在半個月的時間裡領略佛教文本與圖像的魅力,研習了中古和近現代的佛教歷史。在四門密集課程裡,我們討論了歷史上中國佛教徒的政治與經濟參與、早期印度僧團對僧尼道德倫理的思考、近現代中國佛教機構對社會群體的關懷、以及中古石窟壁畫與建築中所體現的中亞佛教徒的修行與宗教願景。四場講座關注了敦煌文書對傳統佛教傳播史的挑戰、經典文獻所不能體現的觀音與地藏信仰、日本中世國家政權與佛教的聯結、以及佛教哲學對正念的理解。學生報告中,我們不僅關注了佛教義理,也探討了它與詩歌、性別、死亡、權力的關係。這在我看來,些論題雖各有側重,其研究方法卻都傳達了對人的關懷,這既是人文學科的核心,也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研究在當下社會變革中的意義。   陳金華教授,圖片來自Carol Lee。 陳金華教授(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課程展示了他基於“場域 (field)”理論的歷史研究與個案探討。運用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理論和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的媒介理論,陳教授闡述了佛教歷史上“場域”的運作,即場域以其繁雜的資源吸引歷史人物的參與,後者需遵循其運行規則以獲取身份認同,從而與其他群體成員交換資本(資源);隨著這場域的擴張與多樣化,某一方的利益或許會不受限制地擴張,最終造成整個系統的坍塌。陳教授提議這一理論可以用來研究被傳統史書批判的一些個體,如“異僧”惠範(?–713),也可以應用於研究石窟寺的營建與運作,更可以為唐帝國的興替提出新的研究角度。爾後,陳教授以數個歷史研究個案,詳細闡述了這一場域理論的運作機制。這些個案包括血緣關係對中古佛教以及唐代僧團的意義、安史之亂前寺院在世俗教育體系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浙江新昌大佛神聖性的形成、以及無盡藏、“無遮法會”這些依託於佛教機構的中古時期銀行網絡與商業經濟體系。最後,陳教授通過分析《續高僧傳》對慧和禪師的錯誤指認,反思了歷史學者所面臨的挑戰與所擔任的重責。   Shayne Clarke 教授,圖片來自Carol Lee。 Shayne Clarke 教授(McMaster University)用七堂課的時間,介紹了部派佛教現存的律文,並帶領學生閱讀了律文的四類章節(經分別Vibhaṅgas,事·犍度部Vastus,雜事Kṣudrakavastu,Uttaragrantha )中的代表性的片段。 Clarke 教授將這些律文理解成早期的法律條文,可供今天的學者探析早期印度的社會史,如社會道德標準,僧團內部對犯罪的界定、性別觀念、以及對性的約束等等。課堂也涵蓋了戒本/戒經Prātimokṣas與經分別Vibhangas的對比。作為兩類文本,經分別對戒律的成因、背景、定義有詳細的分析,而戒本/戒經則是用於吟誦的實用文本,因而省略了戒條的歷史成因,也不包括對每條規則的細分規定。此外,本次課程還探討了僧尼戒律的對比、律文在東亞的接受史、以及律文中對宗教多樣性的承認與尊重。這些精彩的律文片段和論題為進一步理解早期印度社會提供了方向與指引。 Continue reading

2020 International and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McMaster University: Lecture Series

Click here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Segment 1 Seminar 1: CHEN Jinhua (UBC): Nets Without Ties: Buddhism-related Networks in East Asia | 結於無結: 東亞佛教網絡 Lecture 1.1: Introduction: Identity and Networking in East Asia Buddhism | 身份認同、網絡營建、與場域建設:一種宗教歷史研究方法論發微 Lecture 1.2: Tried by Dharma, Tied by Blood: Blood Lineage in Medieval Chines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