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Zen Became Chan: Presentations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Watch How Zen Became Chan Playlist on YouTube:   “Sudden awakening makes precepts perfect: Ven. Seongcheol’s Seon doxography”, Juhn Ahn “Time for a Paradigm Change in Chan Studies?”, Alan Cole “One Villain, Two Faces—Contrast between Moheyan in Judgement and in Tibetan Sources”, Allan Continue reading

The Dharma-Ending Age: Presentations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Watch The Dharma-Ending Age Playlist on YouTube: “Smoke over Mt. Toribe: Ikkyū and the Dharma of not-turning-away from The End”, Chris Goto-Jones “The World after Mofa: Continue Existing or Completely Ending?”, Liu Yi “Countering Climate Change with Prayers?”, Rolf Scheuermann “Buddhist Uncertainty as Antidote Continue reading

How Zen Became Chan – Conference Report by Yan Shiwei (Chines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 严世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2022年10月10日   自20世纪初开始,禅宗逐渐传播到西方世界,这要感谢铃木大拙等日本学者的努力与贡献。因此,在英语及其他欧洲语言的著作中,多以日语中“禅”的读音Zen而非汉语读音Chan来表示禅宗。这促进了西方世界对日本的了解,也突出了禅宗这一独特的东亚佛教传统,但是却导致了中国禅、朝鲜禅(Sŏn)和越南禅(Thiền)概念的弱化。经过百余年来的研究,现在禅学界(包括Chan、Sŏn、Thiền和Zen)已经公认禅宗研究的基础文献,甚至全世界寺院中的禅修仪规都起源于中国。所以学者们开始以Chan指代中国禅宗,以Zen指代日本禅宗,以Sŏn指代朝鲜禅宗,以Thiền指代越南禅宗。但是Zen仍被更广泛地用作这一东亚佛教传统的总称。 “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此次研讨会不仅在历史书写、文本、考古、语言学、哲学、政治学或社会经济的视角下重新思考禅,而且希望探索用一种而非其他转写来指称禅宗的现代意义。 本次研讨会在旭日全球佛学网络的支持下,通过统筹方“拔地入云:佛教与东亚宗教”项目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举办,于2022年7月29日至31日在线上举行。来自全球不同学府的46名学者相聚云端,共研禅学。会议开幕式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教授和美国耶鲁大学葛利尹(Eric Greene)副教授联合主持,共分10个部会展开讨论。 陳金華教授(左)、葛利尹(Eric Greene)教授(右) 禅学修正:大图景与小个案 研讨会的第一个主题是禅学的再检讨。美国莎拉劳伦斯学院教授格里弗斯·福克(T. Griffith Foulk)带来他即将出版的新著《禅之历史》(Histories of Chan/Zen)的长篇导言。在该书中,他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去解释禅宗史上纷繁复杂的疑团,并从“禅”的词汇史、禅宗谱系的传统历史、禅宗谱系的现代历史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独立学人寇爱伦(Alan Cole)同样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全新范式来研究早期禅宗史。他提到现有范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马克瑞(John McRae)和佛尔(Bernard Faure)在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但是如果进一步精读现存文本与碑铭材料,就会发现这种叙事存在一定问题。 日本东洋大学教授伊吹敦则重新评估了菏泽神会思想的历史意义。他通过详细对比神会著作与北宗文献,指出神会的思想与北宗禅的主张具有明显相似性。另外,他还指出神会很可能受到慈慜三藏慧日的影响。美国帝宝大学助理教授丁一重新审视了著名禅师摩诃衍。他通过详细对比摩诃衍在敦煌本《大乘顿悟正理决》和藏文史料中的不同形象,揭示了摩诃衍如何逐渐被藏文史料描绘成一位异教徒。北京大学博士生严世伟将保唐宗无住禅师的事迹置于8世纪中叶剑南动乱的历史背景中重新考察,指出无住并未得到剑南权贵的实质支持,而且保唐宗和净众宗所依托的寺院地位悬殊,所以保唐宗的历史影响可能被过度强调与解读了。 从中华禅到日本禅:禅在日本的展开及其研究特色 第二部会的主题是日本禅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史。同时执教于日本郡山女子大学和京都大学的何燕生教授详细回顾了京都大学的禅学研究史,特别是松本文三郎、入矢义高和柳田圣山三位学者对中国禅宗史研究的突出贡献与学术特色。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出口康夫则带来了对道元禅师如来藏思想中佛性观的研究,并进而分析道元的自我与世界观念。铃木大拙曾以道元、白隐和盘珪为例思考禅思想的类型化,日本驹泽大学教授小川隆在铃木的基础上,将唐宋时代的禅思想类型化,考察他们是如何被日本禅接受的,并希望通过与白隐禅和盘珪禅的对比,展示道元禅的特色。 日本东京大学助教一色大悟以东京大学印度哲学第二代和第三代教授木村泰贤和宇井伯寿为中心,考察他们对原始佛教的解读。同样来自东京大学的柳幹康准教授通过对白隐著作的精细解读来把握其实践体系的整体结构,并比照整体结构体系来剖析以往研究中各不同论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阐释白隐构建其独特修行实践体系的背景。日本瓜生山学园讲师重田みち讨论了铃木大拙和久松真一对东亚艺术中禅要素的研究。她通过具体例子与受到禅影响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并思考了近代日本禅思想的一些特点。 现代禅 第三部会的主题是现代禅。独立学人乔根森(John Jorgensen)考察了现代禅学的建立,他首先检视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间东亚的禅学状况以及东亚以外读者的禅学知识,然后简要叙述了禅学者如何向西方世界推广禅学,并以无著道忠为例讨论禅学先驱们的贡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桑维多(Marta Sanvido)分析了日本幻住派历史与思想的演变,认为后世对于这一被遗忘教派的阐释是理解日本禅宗范式现代化构建的关键因素。她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幻住派与现代佛教学者笔下的该派,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前现代禅宗发展语境中考察。在环境焦虑日益明显的今天,佛教生态牧师应运而生。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克里斯·戈托-琼斯(Chris Goto-Jones)探讨了这一运动在13世纪禅学中的源头。 禅僧与国主:禅之政治内涵 第四部会转向禅宗与政治的互动。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凯文·巴克鲁(Kevin Buckelew)助理教授分析了宋代禅宗文学如何将理想化的禅师塑造成宇宙君主(cosmic sovereign),他提出此前人们认为这一主题多与密教有关,而禅宗在其中的作用则被忽视了。深圳大学助理教授李曈认为,北宋成书的《建中靖国续灯录》构建了一幅和谐的政教关系想象:皇帝运用世俗权力推动佛教的传播,臣子作为中介帮助皇权延及佛教,僧人则积极地用佛法来增加皇帝在尘世的权威和利益。这种政教关系想象代表了不断接近世俗权力中心的汴京禅宗面向皇权的自我呈现,是宋代禅宗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对“佛教祸国短祚”这一指控的集中回应。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王洁认为五代时期北方中原各朝以正统自居,普遍以至高无上的“天命”作为其政权合法性的终极来源,因而基于现实的功利权衡对佛教采取禁抑政策。南方各国多以地方王国自居,长期在民众信仰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佛教成为其论证统治正当性的重要资源,这是禅宗尤其是石头宗在南方诸国受到崇奉的深层政治原因。 义理 第五部会聚焦于禅宗的思想内涵。来自中山大学的龚隽教授重点讨论《楞严经》对禅门有关顿渐思想的影响。他首先论究《楞严经》中“虽则开悟,习漏未尽”与“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的思想内涵,并探究《楞严》注疏史上禅与义学对于此义的不同解读。其次,他从史、论两个层面探究《楞严》与神秀一系北宗以及菏泽系的可能关联,特别是《楞严》顿悟与渐修习气的观念对北宗与菏泽有关顿渐论辩的不同影响。最后,他从宋以后《楞严》疏的资料中去阐释宋代禅门是如何对顿渐议题进行延续性解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魏雅博(Albert Welter)以永明延寿为中心讨论“教”在中日韩三国禅学中的角色,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相契合,他还讨论了现代临济宗正统观对现代世界禅宗的定义以及中国禅、韩国禅实践之间的差异。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斯坦内克(Raji Continue reading

How Zen Became Chan – Conference Report by Wang Jie (Chines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2022年10月13日   自20世纪初以来,英语及其他欧洲语种的学术和大众出版物更多地关注日本禅(Zen)而不是中国禅(Chan or Ch’an)、韩国禅(Seon or Sŏn)或者越南禅(Thiền),这一举动微妙地将日本抬升到了东亚佛教传统的最突出位置。但是,禅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各地的寺院所使用的基础文献、规章制度与日常仪式主要起源于中国。“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力图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哲学、政治学与社会经济分析等多学科视角下,思考和探索东亚、东南亚不同禅宗传统的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问题。 作为成功举办经年的旭日暑期佛学精英班(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intensive-program/)在本年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讨会得到了香港旭日慈善基金会的资助,通过主办方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拔地入云”项目(www.frogbear.org)与旭日佛教研究网络 (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耶鲁大学的共同协作,于2022年7月29日至31日在线上举行。会议汇集了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46位专家学者。会议伊始,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与耶鲁大学的葛利尹(Eric Greene)教授分别向与会人员致欢迎辞。整场学术研讨会分十个部会、围绕十个主题展开。   部会一:禅学修正:大图景与小个案   第一部会旨在通过大的历史叙事与小的个案研究,对现行禅学研究方法与观点进行修正。来自美国莎拉劳伦斯学院的格里弗斯·福克(T. Griffith Foulk)首先介绍了其新书《禅的历史》(Histories of Chan/Zen)的序言部分。福克教授指出,此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修改或纠正现代学术的某些方面,而是试图对禅宗研究的现状进行彻底地反思与重组。基于以上目标,福克主张以“词汇史”的方法来理解“禅”,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禅宗”,重新评估禅宗的历史与特征。 与福克一样,独立学人寇爱伦(Alan Cole)也主张转变现有的禅宗研究范式。他批判了以“家谱模式”来解释禅宗起源和发展的传统认知,提出应把禅宗视为一种公共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指出,这些公共关系“是禅宗作者在7世纪晚期和8世纪早期试图建立的新的、特别吸引人的佛教领导形式,他们把新型的禅宗大师描绘成朴素而质朴的道教圣人,甚至声称这些看起来像道教的禅宗大师等同于印度佛陀”。 日本东洋大学的伊吹敦教授在详细比对神会著作与北宗著作的基础上,指出神会的观点与其所批判的北宗并无明显不同,他对北宗的大部分批判是毫无根据的捏造。而那些所谓的“新思想”,则是神会有意迎合国家权力和融合传统佛教的产物。在伊吹教授看来,与其将神会视为一个思想创新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熟练的宣传家。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严世伟通过细致分析八世纪中叶四川动乱后无住禅师的真实境遇,指出无住及其所谓的保唐宗并没有得到四川统治者的坚定支持,这意味着保唐宗的历史重要性可能被过分强调与解读了。 来自美国帝宝大学的助理教授丁一对比了《大乘顿悟正理决》与藏文资料中的摩诃衍形象,揭示了摩诃衍这一人物如何从《大乘顿悟正理决》中一名普通的禅师,演变为《拔协》及其它藏文史学文本中的异教徒与反面人物。   部会二:从中华禅到日本禅:禅在日本的展开及其研究特色   第二部会的关注点聚焦在日本禅宗的展开与研究上。同时供职于日本京都大学和郡山女子大学的何燕生教授,发表了《作为中国学的禅研究——京都大学的中国禅宗史研究管窥》一文,系统梳理了曾经就职于京都帝国大学的松本文三郎、入矢义高与柳田圣山三位著名学者,在中国禅宗研究领域的特点、成就与贡献。 东京大学助教一色大悟则以“大乘非佛说”这一论点为轴心,分析了大正时期东京帝国大学的两位佛教学者——木村泰贤和宇井伯寿的圣典解释理论。 京都大学的出口康夫教授以《大乘起信论》为传统核心文本,以现代分析哲学为工具,考察了道元禅师对如来藏学说之关键范畴“佛性”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道元对自我与世界的观念。 驹泽大学的小川隆教授借助铃木大拙的构思,尤其是其“即非”逻辑范式,从“本来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唐宋禅宗思想进行类型化,并思考它们是如何被日本禅所接受的。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柳幹康试图通过对白隐慧鹤(1686-1769)著作的精细解读,来把握其实践体系的整体结构。文章指出,白隐禅师的实践体系要求先在多种实践中专心于一种以见性,而后进入“悟后修行”,通过不断的公案参研达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境地。这一实践体系框架,与白隐一生三次大悟的修行体验有关。 日本瓜生山学园的重田みち讲师,以铃木大拙的《禅与日本文化》、久松真一的《禅与美术》两部作品为中心,就两位学者关于禅与文化的关系言论进行考察。研究指出,二书属于随笔性质,体现了思想家的个人世界观,不能算作严肃的学术著作。   Continue reading

A Report on the 2022 Summer Frogbear Workshop “Multicultural Dunhuang: Manuscripts and Paintings”

By Junfu Wo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Frogbear Cluster 3.1 entitled “Multicultural Dunhuang: Manuscripts and Paintings” was a fieldwork summer programme co-organised and taught by Professor Imre Galambos, a Dunhuang manuscript scholar and codic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Professor Michelle Wang, an art historian of the Silk Road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