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Glorisun International and Intensive Program, with Yale University – Student Forum

Return to the main program page.   2022 Glorisun Student Forum on Buddhist Studies August 2, 4, 2022 | with Yale University Sponsor:          Glorisun Charity Foundation 旭日慈善基金會 Co-hosts:         FROGBEAR (www.frogbear.org) at UBC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計畫                            Glob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 Yale, @ UBC 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 耶魯, @ UBC   Continue reading

2022 Glorisun International and Intensive Program, with Yale University – Student Participants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rogram page.   Name 姓名 From 來自 Affiliation 所屬 Status 資歷 Research Interests 研究興趣 1. ANTOLINI Amelia Italy/Netherlands Leiden University 萊頓大學 MA student 碩士在讀 Buddhist art; grotto art; cave temples 2. BOYER Laura France EHESS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PhD student 博士在讀 fangsheng, animals, Qing dynasty, charitable Continue reading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Reports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ad the conference report written by Le Jing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in Chinese. Read the conference report written by Hanna Hung (Cheng Kung University) in Chinese. Read the conference report written by Xiangjun Feng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English. Read the conference Continue reading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Conference Report by Le Jing (Chinese)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turn to the reports page.   “历史、比较和理论视阈下的宗教与地方社会” 乐晶(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 2022年11月03日   宗教传统深植于特定的地域社会。宗教不仅受其所在区域地理环境、习俗传统和社会政治之影响,同时也深深地影响该地区,与地方官员、文人士绅乃至空间风物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不同宗教牵涉着地方社会场景中的“个人”与“群体”,在历史脉络的演进中不断成为过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审思世界不同宗教传统与地方社会的复杂关联,除了深化对特定宗教的理解与认知之外,也有利于多元宗教文化的互鉴。 “历史、比较和理论视阈下的宗教与地方社会:卜正民教授荣休致敬”国际研讨会,在旭日全球佛学网络的支持下,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拔地入云计划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共同承办,于2022年8月13日至8月15日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受到世界各地不同学府的42位学者的支持与参与,在历史的、比较的和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宗教传统与地方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以此向今年夏天荣休的卜正民教授(Timothy Brook)致敬。会议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教授与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致简单的欢迎词后正式展开,包括2个主题演讲和11个部会(panels)。   主题演讲1:当地人与旅者,谁人之佛教?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作了题为《当地人与旅行者:谁人之佛教》的主题演讲。他依据清显承如海编纂的佛教朝圣指南《参学知津》一书,结合山志、地方志、寺院志等相关材料,对五台山、香严寺及五山这三个朝圣地点进行了爬梳。其中,作为朝拜文殊菩萨的圣地,位于山西北部的五台山吸引了各地僧俗。相比之下,河南省淅川县的香严寺偏居一隅,需要依附武当山和皇权的庇佑才能得以生存。江苏五山在扬子江下游区域享有盛名,但该地的佛教寺院历史几乎湮没无闻。通过展示上述多元的、跨地域的佛教朝圣地,卜正民从局外人(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反思了究竟何以被视为“地方佛教”。   不同宗教间的相生相克: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为“不同宗教间的相生相克: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维多利亚大学的戴联斌以1489年和1512年的碑文资料为基础,讨论了开封犹太卡希拉(kehillah)的身份同化问题。在明朝统治者和新儒家精英创建的制度和知识背景下,开封犹太人得以保持民族宗教身份,同时参与中国化的世俗生活。文章还通过与明朝回儒(Sino-Muslim Literati)的宗教观念进行对比,指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犹太精英走向衰落的必然性。中国政法大学的邓庆平为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提供了另一个实例,她关注的是贺登崧神父(Willem A. Grootaers)对中国北方乡村的调查研究。通过概述其生平、调查实践以及对方言地理学的“移植”,邓庆平展现了贺登崧在中国民间宗教研究上的理论和方法价值。中山大学的梅谦立(Thierry Meynard)则从葡萄牙耶稣会士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ães)撰写的报告入手,还原了1643-1644年发生在成都的佛教、基督教冲突事件。梅谦立特别关注中国僧侣在冲突中的参与,指出这场冲突远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佛教在江南地区的反基督教运动有关。 资讯:媒介之移易与宗教传播 多元化媒介对于宗教的传播至关重要——它是资讯共用的桥梁,也是信仰流动的表征。本次研讨会的第二个主题,即聚焦“资讯:媒介之移易与宗教传播”。浙江大学的冯国栋关注佛教藏经记研究,在详细介绍宋代藏经记数量、写作时间、地域分布与经藏制作与庋藏情况后,他指出,在宋代儒学复兴的语境中,佛教与儒家语言观、经典观的异同是宋代藏经记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随着教与禅的进一步分化,经藏制作与禅宗“不立文字”之间的张力进一步彰显。来自山东大学的孙齐转向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西北的宣务山石窟。结合晚清民国以来的调查记录、报刊文献和造像题记,孙齐梳理了宣务山石窟的开凿史:该石窟由象城人李惠宽于武德六年(623)发愿营修,其造像活动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最为活跃,开元末年后逐渐沉寂。孙齐将宣务山石窟的兴造与衰落视为盛唐时代的一个缩影。同样是关于石窟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筱则展现了川北地区的佛教石窟案例,通过对龛窟形制、造像内容及结社组织进行深入考察,探讨了唐初川北佛教石窟的区域独特性,以及北方官员、僧人入蜀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雪松将研究焦点从藏经记和石窟等物质性媒介转向“庙户”和“铺保”制度。通过梳理上述两种制度的地方化形态和职责功能,探讨了晚清民国佛道教与北京地方社会的关系,认为庙户和铺保制度的消长暗示了佛寺道观与一般的“民庙”差异越来越小。山西师范大学的乐晶基于温州苍南县的“拜经”仪式调查,观察到民间信仰仪式中生产的“金银”,指出物质媒介作为透视人神关系、社会交往和信仰经济的重要窗口,呈现出的意义世界。 不同宗教间的相生相克:佛教与非佛教之间的协商 第三个部会将关注点转到了佛教与非佛教之间的协商,以呈现佛教教内与教外,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融合与博弈。复旦大学的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从民俗学研究的比较方法入手追溯妙善传说的起源。以蒋之奇《香山大悲菩萨传》为基础,白若思展现了妙善传说的传播及其与佛教经典之关联,并强调了这一传说母题在世界其他民间传说中的普遍性。佛教与非佛教也是复旦大学的许蔚“明儒都督万鹿园的佛教行脚与道教修炼”的主题,相比之下,他更加关注不同宗教形态在个体生命中的凝结。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线索,许蔚还原了明儒都督万表(万鹿园)“好道舍命活民参将万侯”的公共形象及其佛道信仰实践。佛光大学的阚正宗的研究重心在于中国台湾嘉义地区的斋教佛教化。他概述了台湾斋教龙华派斋堂正心堂的创立、堂主和堂众等,指出:除了开堂堂主王顺记家族外,正心堂堂众多为北港商人谢乞所容留的斋姑,或为失婚,或为丧偶等婚姻不幸之妇女。进入日本殖民统治之后,正心斋堂宗在佛教宗派及以陈添贵为首的官绅介入后逐渐佛教化。昆山杜克大学的吴科萍则更加强调不同宗教对同一空间的介入。以2014-2019年苏州地区的民族志考察为基础,她分析了在城市化和宗教合法化的实践下,小型村庄寺庙被损毁,新的宗教空间被不断创造,各类地方化神灵融入制度性佛教和道教,呈现出“佛化”(Buddhification)和“道化”(Daoification)这一规范化(standardization)的过程。她认为灵媒和香头在维系地方宗教生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寺院之为权域 会议的第四个主题为“寺院之为权域”。武汉大学的魏斌关注的是兼具宗教场所和地方官府设施功能的寺院体系,以隋代大兴国寺和东魏北齐定国寺等为中心,探讨了寺院、政区之联系和战场立寺的渊源。魏斌认为在北朝晚期——尤其是六镇之乱后,寺院作为一种新型政治文化景观,凸显出的王朝政治权力和制度力量。根特大学的Anna Sokolova追溯四分律传统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建立,根据大量的碑刻文献,他提出:会稽作为南方戒律中心,形成了一个僧俗网络。该网络不仅包括了文纲、道安和道宣的直系弟子,还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和其他地方精英成员,他们在中国南方四分律的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罗兰大学的Mónika Kiss从社会参与和寺庙角色的角度考察日莲宗及其线上、线下活动,通过展示宗教团体和信徒数量,反思在现代社会宗教意识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日莲宗僧人在参与社区建设、回应社会问题方面做出的努力。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玛利亚·列普涅娃(Mariia Lepneva)则转向17和18世纪的宝华山,根据《宝华山志》《南山宗统》和《法源寺志稿》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宝华山及其住持文海福聚所获得的支助和声望,认为这一系列成就契合了明末的佛教复兴。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Laura Boyer透过不同时期的放生会约和规约,观察江南地区的放生活动。通过对比《胜莲社约》《上方善会约》《放生会约》以及《无锡南禅寺月月推广放生会简章》等规约,集中探讨了放生会组织者、放生仪式的时间地点、金融组织等问题。 权力之“刻印” 16-17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式,雕版刻印之书籍文本成为理解宗教传统与地方社会复杂关系的重要媒介。剑桥大学的高诺佳(Noga Ganany)以“起源叙事”指称流行于晚明时期,讲述观音、妈祖、关羽等神灵人物生活故事为主的商业性叙事文本。通过分析“起源叙事”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其在晚明书籍文化和宗教实践背景下的历史意义。暨南大学的张德伟反思了地方社会对佛教大藏经的接受实践:佛教经典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它能否被不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通过考察与佛教经典有关的三种修行实践——诵经、抄经和晒经,以及“转轮藏”“玛尼堆”“金经”“晒经会”等地方化实践模式,他指出佛教大藏经深嵌于家庭传统和区域历史中,并与民众生活建立了多维联系,这是佛教经典保持活力的缘由。拉法耶特学院的马旭以《祈神奏格》《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风鉴统会人相大全》和《神异人相编》为研究中心,指出在明朝下半叶,供日常使用的宗教百科全书使非专业的读者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宗教活动,这也意味着,商业宗教印刷的繁荣为读者群体赋予了某种“权力”。 身份挣扎 第六个部会“身份挣扎”共有三位发表者,研究主题涉及不同地区道教、佛教等宗教团体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中国人民大学的何建明呈现了中国道教宗派传承的三个实例,分别是:清甘肃洮州于氏家族、青海谈氏家族以及陕西省松木市佳县白云观,认为明清传承至今的全真道在家系统,正面临着身份与认同的吊诡:他们并不认同正一道,但又不得不以接受正一道的形式获得身份的合法性。同样是探讨“身份挣扎”问题,但是匹兹堡大学的刘翠兰将我们的注意力从道教教派转向佛教寺院。以“花和尚”鲁智深形象和“徐心联事件”为线索,刘翠兰呈现了罪犯将佛教寺院作为避难地的集体想象和社会事实,及其背后所牵涉的户籍和身份根源。成功大学的李贵民则将目光聚焦于越南禅宗灯录的建构与禅派的形塑。通过对越南现存较为著名的灯录文献——如《禅苑集英》《越国安子山竹林诸祖圣灯语录》《三祖寔录》《御制禅典统要继灯录》及《历传祖图》等进行考察,梳理了近世越南佛教所建构出的临济、曹洞及净土思想谱系,它们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挑战与回应,也呈现出越南佛教本土化的特色。 网络构建 紧随其后的第七个部会,以“网络构建”为主题深化对宗教与地方社会关系的理解。基于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黎凡特等地区原始文献的考察,中山大学的曹坚介绍了影响西方至深的思想观念及其形成发展,如生命意义、神正论和智慧等,从多维视角探讨区域社会和宗教的关系。天普大学的马德伟(Marcus Bingenheimer)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呈现了一个明清佛教师徒关系网络的个案。在《明高僧传》《补续高僧传》《新续高僧传》《长谷部幽磎》(Hasebe Continue reading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Conference Report by Hanna Hung (Chinese)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turn to the reports page.   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閾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 卜正民先生榮休致敬國際研討會 洪昱函(成功大學) 2022年11月03日 中國帝國晚期,佛教的社群活動與宗教實踐發展活躍,與當地社會形成盤結互動的多重關係網路。1993年,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出版《為權力祈禱》一書,承繼于君方教授對晚明佛教復興的歷史定位,考察江南仕紳於國家與地方分離之境況下,透過慈善捐助影響當地佛教機構。此作深刻影響近代社會學與宗教學視域之研究。近年來此研究方法為學者所擴充,研究對象涵攝不同身分與性別的修行者、修行方式、聖地及身體觀等。同時,以地方社會為核心關懷之研究,亦與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神道教等其他世界與地方宗教有密切聯繫。 在卜教授突破性著作的啟發下,本國際研討會以「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域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為題,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主辦,以及「拔地入雲」研究計畫與中國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及哲學系協助籌辦。研討會集結全球各大學府之專家學者42位,旨於探索宗教傳統與地方社會之交流與影響,深入廓清二者在跨文化與跨境域脈絡下的演變。本次會議時間為2022年8月12日至8月14日,以線上與現場混合形式進行,共2場主題演講及11場討論會。   共催迎迓 研討會開場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致詞,兩位教授簡陳研討會籌辦契機及其與卜正民教授之相識過程,並感謝卜正民教授在學術界辛勤耕耘,對於佛教與漢學研究領域之影響無遠弗屆,啟引全球各地之莘莘學子。期望能藉卜教授榮休之殊勝機緣,與橫跨三大洲之學友齊聚研討宗教與地方社會之關係。 陳金華教授(左)、李天綱教授(右)   何為本地佛教?復何處可覓之? 研討會開場為卜正民教授的主題演講,講題為「當地人與旅者:誰人之佛教?」。卜教授反思自身過去針對佛教與地方社會之研究,重新審視地方佛教實際牽涉之內涵,以及如何透過既有文獻尋覓本地佛教。卜教授試圖突破往常由菁英階層觀察地方佛教的既定視角,從「地域與跨地域」、「當地人與外地人」、「佛教與地方意識」等角度解鎖此議題之複雜性。藉由清代佛教巡禮指南《參學知津》提供的兩條巡禮路徑,卜教授考察五臺山、武當山附近的香嚴寺及五山中的狼山等聖地,結合方志、寺志、山志文獻,重建並比較明代當地人及外來者與在地佛教機構的交流經驗。演講最後,卜教授指出此次研究所採文獻對於地方參與情形之載述仍十分有限,故將進一步多方考索巡禮指南及相關寺院,以求深入探索佛教的在地實踐,同時也鼓勵歷史學者持續查找各類文獻,方可形繪更完整的地方佛教實相。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主題演講   不同宗教間之相生相剋: 本土與外來宗教 第一場討論會探索中國跨宗教間,邁向求同存異過程中的衝突與調解。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戴聯斌闡述猶太教在開封當地漢化與儒家化的情形,揭示開封猶太教在明朝政策及儒家文化與民族論述等因素之影響下,採取儒家規範與教派身分共存的雙元文化模式,並指出明朝政府以種族身分定位少數宗教,透過儒家主體性的維持建立社會政治秩序。 中國政法大學的鄧慶平解析比利時籍神父賀登崧於中國北方鄉村進行的宗教研究,說明賀氏結合漢語方言地理學與民俗地理學考察鄉村宗教,揭示其田野調查與繪製民俗信仰地圖的研究方法與成果之價值,闡揚賀登崧在中國民間宗教研究之學術貢獻。 中山大學的梅謙立(Thierry Meynard)透過耶穌會傳教士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ães)1644年撰寫的葡萄牙文紀錄,重新檢視1643年成都反基督教行動之始末,指出此事件乃由成都僧眾的精心策劃,並與江南佛教社群中密雲圓悟的再傳弟子離指方示有密切關係,闡析明朝末年因政局動盪引起的佛教與基督教地方衝突。 貝麗(Alison Bailey)教授(上左)主持、戴聯斌教授(上中)、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評議、鄧慶平教授(下左)、梅謙立(Thierry Meynard)教授(下右)   媒介與信息: 媒介之移易與宗教傳播 第二場討論會從物質文化與制度層面探索佛教與地方社會之互動關係。浙江大學的馮國棟以宋代61篇佛教藏經記為研究對象,探析藏經記之源流與變化,以及文獻當中記載的藏經刊刻與庋藏情況,並藉由儒家士人的藏經記書寫,闡發佛儒兩家在語言觀與經典觀之間產生的張力。 山東大學的孫齊針對河北宣務山石窟的開鑿史考察,透過近300種唐代造像題記,追溯並分析唐代中央與地方在宣務山石窟的造像活動,統整其時代、地域與周邊佛教之特徵,揭示宣務山石窟之興衰與盛唐氣象的緊密聯繫。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楊筱聚焦討論唐朝初期四川北部地區的佛教摩崖造像,藉由龕窟形制、造像內容及結社組織等方面之考察,釐定此區域之石窟建造模式實為南北朝時期南北二地佛教實踐與藝術傳統混融之產物,與隋末唐初北方官員及僧人入蜀之跨地域交流息息相關。 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雪松解析晚清民國時期北京「廟戶」和「鋪保」兩種制度之消長情形,指出佛寺與道觀隨著制度的落實與北京地方社會關係愈加緊密,並揭示北京寺廟的會社並非以地緣為基礎構成,而是依據行業與階層等業緣特徵進行整合。 山西師範大學的樂晶實地調查溫州錢庫鎮融合佛、道等多種宗教形式之「拜經」儀式,闡述當地民眾透過誦經的金銀紙建構出該地特有的信仰經濟,並分析金銀作為物質性媒介在人神關係與人際網絡之間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吳科萍教授(上左)主持、聖凱教授(上中)評議、汪悅進教授(上右)評議、馮國棟教授(中左)、孫齊研究員(中中)、楊筱研究員(中右)、張雪松教授(下左)、樂晶講師(下右)   Continue reading

How Zen Became Chan – Conference Report by Ding Kehan (Chines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丁可含(愛丁堡大學) 2022年10月12日 自2022年7月29日至7月31日,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項目統籌、耶魯大學承辦、旭日全球佛學網絡及旭日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於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東亞及歐美各地的46位老中青學者共同討論思考禪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及未來前景。 二十世紀初起,英語及其他歐洲語言文獻便將禪學與日本緊緊聯繫起來,並以日語中禪的羅馬體 Zen作為指代禪的固定用法,而非使用羅馬化的漢語禪Chan、朝鮮語/韓語禪Seon、或是越南語禪 Thiền。而今儘管學者信眾已公認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禪宗基礎文本及寺院儀軌皆源於中國,但仍傾向使用隱含日本影響的術語Zen指代禪。本次國際會議旨在從史學史、文本學、考古學、語文學、政治學及社會經濟研究等多學科視角探索二十一世紀禪學研究如何擺脫國別的局限,為東亞及東南亞禪宗歷史及傳統找尋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的承載。 會議共分為十個專題:「禪學修正:大圖景與小個案」、「從中華禪到日本禪:禪在日本的展開及其研究特色」、「現代禪」、「禪僧與國主:禪之政治內涵、義理」、「尋章摘句」、「交火與跨境:互鑑與禪諍」、「以文字為階?:禪悟與文學、身份認同與網絡構建」以及「嚐禪」。會議伊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耶魯大學葛利尹 (Eric Greene)副教授致辭歡迎,而後會議正式進入專題報告與討論。   專題一  禪學修正:大圖景與小個案 主持:金秀貞(譯名)(Sujung Kim) 評論:喬根森(John Jorgensen)與索羅寧(Kirill Solonin) 莎拉勞倫斯學院教授格里弗斯·福克(譯名)(T. Griffith Foulk)介紹了其新書 《禪宗史群像》(譯名)(Histories of Chan (Zen))。該書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以不同動因撰寫的禪宗史提供彼此對話的新框架。福克教授同時指出了當代禪學研究的兩大問題,一是不加批判地沿用中古構建的禪宗宗派師承概念,二是執念於純粹禪的存在。 獨立學人寇愛倫(Alan Cole)博士批評了將禪宗看作倡導坐禪宗派的研究範式並詳細舉例反證。寇愛倫博士還提出早期禪宗文獻不僅在闡釋中引用道家經典以作迎合,而且通過敘述構建出對禪宗正統譜系的想象。 東洋大學伊吹敦教授通過對比荷澤神會的著作與北宗禪經典,發現神會在力證東山法門及慧能南宗正統性之時大量運用北宗思想,並且神會對坐禪及開悟理論上也與北宗禪主張高度一致。而神會對於北宗的批評卻涉嫌偽造依據以及扭曲北宗思想。 帝寶大學助理教授丁一對比了《大乘頓悟正理決》與藏文文獻中對桑耶論諍中摩訶衍義理觀點的記載。其中藏文文獻包括了以《巴協》為主的史學史資料及敦煌藏語手稿與《禪定目炬》等非史學史資料。並提出《正理決》將摩訶衍尊為北宗禪師,而藏文文獻則將其勾勒為反面人物。 北京大學博士生嚴世偉基於《歷代法寶記》對巴蜀禪宗的記載首先區分了保唐宗與淨眾宗。並認為保唐宗少有受到巴蜀地方行政機構的支持與重視,保唐宗的影響也許被高估了。而人們對淨眾宗的歷史知之甚少,淨眾宗或許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專題二  從中華禪到日本禪:禪在日本的展開及其研究特色 主持:桑維多(Marta Continue reading

The Dharma-Ending Age – Schedule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General Schedule Vancouver New York Hamburg Beijing/Taipei Japan DAY 1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Welcome and Keynote 1 – Barrett* 6:15 PM 7:15 PM 9:15 PM 10:15 PM 3:15 AM 4:15 AM 9:15 AM 10:15 AM 10:15 Continue reading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Schedule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in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onour of Timothy Brook 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閾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卜正民先生榮休致敬國際研討會   August 12–14, 2022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ponsor 主辦: Glorisun Glob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at UBC | 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 – UBC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