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shan er wuding: Duo xueke, kua fangyu, chao wenhua shiye zhong de Wutai Xinyang yanjiu
一山而五頂:多學科、跨方域、超文化視野下的五台信仰研究
One Mountain of Five Plateaus: Studies of the Wutai cult in Multidisciplinary, Crossborder and Transcultural Approaches

主編:釋妙江
副主編:陳金華、釋寬廣、紀贇
叢書:《名山大寺書系》I
ISBN:978-957-17-2269-6
出版年月:2017-07-01
出版社:新文豐
頁數:661
裝幀:平裝
本書系收取針對名山大寺這一神聖空間的深入研究,以求整合資源,重點突破。為此五臺山國際研究院聯合消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浙江大學東亜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計劃在20-30 年內,每年挑4-5個名山大寺各召開一次相當規模的國際研討會,并編纂中英文會議論文集。本項目2015 年已經啟動,以五臺山國際研討會及隨後的論文集出版作為開端。本書系特別柱重歷史與思想史研究,并參以宗教學、政治史、藝術史、經濟和國際貿易史等領域的方法。
作為書系之首,本書收錄了2015 年7月在五臺山召開的同名研討會上耒自10個國家與地區的18所大學的32位一線學者的論文,主題集中在五臺山及其信仰的跨地區、多領域與超文化研究。在地域上,除中國本土外,還旁及五臺信仰在亞洲其他區域的傳播與影響。在研究領域方面,綜合了歷史、文學、藝術史、宗教學、哲學、文獻學與人類學等領域。在文化方面,超越了漢、藏、蒙古、日本、韓國與中亞等不周文化。(陳金華)
代序   「神聖地理學」:五臺山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路斷想
陳金華 (CHEN Jinhua)
一、 五臺信仰:大圖景
- 
- 1.1  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初唐的五臺山信仰
 林韻柔 (LIN Yun-jo)
- 1.2  神聖空間的建構與複製:以中古時期「文殊-五臺山」信仰在東亞的傳播為中心
 張書彬 (ZHANG Shubin)
- 1.3  唐初的五臺山文化景觀——以《古清涼傳》為中心的考察
 景天星 (JING Tianxing)
 
- 1.1  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初唐的五臺山信仰
二、 五臺信仰:印度丶中亞
- 
- 2.1   佛陀波利入五臺山傳說小識
 武紹衛 (WU Shao-wei)
- 2.2   古代回鶻佛教之中的五臺山與文殊師利
 茨默 (Peter Zieme)
- 2.3   五臺山與牛頭山
 郝清新 (Imre Hamar)
 
- 2.1   佛陀波利入五臺山傳說小識
三、五臺信仰:西藏
- 
- 3.1   藏傳佛教五臺山情結內涵嬗變
 朱麗霞 (ZHU Lixia)
- 3.2   轉譯神跡化現:從《聖地清涼山志》看清代五臺山在藏文世界的定位
 周文欣 (CHOU Wen-shing)
- 3.3   能海上師留在五臺山上的印記: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五臺山漢藏佛教
 黃曉星 (Ester Bianchi)
 
- 3.1   藏傳佛教五臺山情結內涵嬗變
四、 五臺信仰: 滿、蒙
- 
- 4.1   四譯而為滿洲——五臺山與清乾隆年間的滿文佛經翻譯
 林士鉉 (LIN Shih Hsuan)
- 4.2   1938年密各瓦祺公爵從阿拉善前往五臺山的朝聖記
 沙怡然 (Isabelle Charleux)
- 4.3   實現願望:傳統、信仰和旅遊觀光當代蒙古人五臺山朝聖之旅
 悟哲德·包· 烏仁其木格 (Uranchimeg B. Ujeed)
 
- 4.1   四譯而為滿洲——五臺山與清乾隆年間的滿文佛經翻譯
五、五臺信仰:韓、曰
- 
- 5.1   五臺山佛教信仰在朝鮮半島的出現
 李尚曄 (Sangyop Lee)
- 5.2   新羅慈藏參五臺山之考辯
 郭磊 (KWAK Roe)
- 5.3   西元1072年冬一位日本朝聖者的五臺山之旅
 包瀚德 (Robert Borgen)
- 5.4   移山:五臺山與鐮倉時期(1185-1333)多武峰感應記
 安素桑 (Susan Andrews)
 
- 5.1   五臺山佛教信仰在朝鮮半島的出現
六、 五臺山:佛教傳統與民間信仰
- 
- 6.1   五臺山有多重要?:禪宗視角中的一個神聖地域
 巴瑞特 (T. H. Barrett)
- 6.2   法照淨土教與五臺山文殊信仰
 聖凱 (Sheng Kai)
- 6.3   神聖傳承:五臺山與古心如馨(1541-1615)的戒學中興運動
 能仁 (NENG Ren)
- 6.4   中唐法照法師淨土信仰硏究
 義護 (Yi Hu)
- 6.5   構建民間信仰於佛教聖地五臺山
 呼日勒巴特爾 (Hurelbaatar Ujeed)
 
- 6.1   五臺山有多重要?:禪宗視角中的一個神聖地域
七、 聖山與王權:五臺山信仰與政治
- 
- 7.1   從五臺山到七寶臺:高僧德感與武周時期的政治宣傳
 孫英剛 (SUN Yinggang)
- 7.2   信仰和現實政治:有唐一代五臺山的密教傳統
 高傑 (Geoffrey Goble)
- 7.3   明代五臺山的僧官硏究
 寬廣 (KUAN Guang)
 
- 7.1   從五臺山到七寶臺:高僧德感與武周時期的政治宣傳
八、 五臺山佛教藝術
- 
- 8.1   西元七世紀中至八世紀末《五臺山圖》及其化現圖像硏究
 張惠明 (ZHANG Huiming)
- 8.2   乘雲文殊與流動的五臺山: 敦煌石窟中所見的西夏五臺山信仰
 林偉正 (LIN Wei-cheng)
- 8.3   真容之遺產: 五臺山真容院與殊像寺的文殊像
 崔善娥 (CHOI Sun-ah)
- 8.4   五臺山塔院寺佛足石碑硏究
 祁姿妤 (QI Ziyu)
 
- 8.1   西元七世紀中至八世紀末《五臺山圖》及其化現圖像硏究
九、 五臺山音樂,古傳版本,與藏經雕刻
- 
- 9.1   法照、金璧峰與五臺山佛教唱贊音樂的歷史建構
 潘淑雅 (Beth Szczepanski)
- 9.2   《古清涼傳》版本源流及校勘舉隅
 陳龍 (CHENG Long)
- 9.3   何止乎追求神聖:《嘉興藏》五臺山刊刻史新解
 張德偉 (ZHANG Dewei)
 
- 9.1   法照、金璧峰與五臺山佛教唱贊音樂的歷史建構








